ZKX's LAB

张作霖三夫人一生没生儿育女,他和大帅的恩怨情仇很凄凉

2020-12-18新闻8

史料介绍,奉系军阀大帅张作霖,先后娶了妻妾六个女人人,按他定的张氏帅府规矩,妻妾一律称“夫人”。

与张作霖患难与共的原配名叫赵春桂;二夫人叫卢寿萓、三夫人戴宪玉,四夫人许澎晹,五夫人张寿懿,六夫人马岳清。

六位夫人中,五位与张作霖共生育8个儿子6个女儿。原配赵春桂,生了张首芳、张学良和张学铭一女二子;继配卢夫人生了两个女儿;四夫人许氏生育了两个儿子;最得宠的五夫人张寿懿生了四个儿子;六夫人马岳清生有一女。唯有三夫人戴宪玉未曾生育。

(剧照)

细说起来,张作霖的六位夫人多是他“巧娶”得手,唯有三夫人戴宪玉属于“豪夺”。

“豪夺”来的三夫人并非懦弱之辈,她是除了原配赵春桂敢与大帅吵嘴叫板外,唯一很有性格、敢公开与张作霖吵闹的女人。

张作霖是如何结识戴宪玉,又“豪夺”到手的呢?坊间流传着两个版本:

一则说,戴宪玉被张作霖娶到手时,已是奉天北镇捕盗班头的儿媳妇,虽已嫁为人妇,但她仍是天资秀丽、身材姣好诱人。张作霖是在在街头巡防偶然遇见,顿时心生爱慕。张作霖的义父杜泮林知道他心思后,告诉他:这“名花业已有主,还是不要做非分之想吧。”张作霖却固执摇了摇头说:“我张作霖想办的事,还从来没有办不成的!”杜泮林见劝止不住张作霖,只好硬着头皮去提亲。最终经过威逼利诱,终于让张作霖把戴宪玉夺为己有。

另外一版本则说,美女戴宪玉是为了营救含冤入狱的父亲才舍身嫁给张作霖的。似乎这个版本更被世间认可。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8岁的戴宪玉随父亲戴锡成迁到新民府。父亲在县衙捕盗营当班头,一家人日子过得还不错。小时候的戴宪玉聪明可爱,被父母宠为掌上明珠。她少年读私塾、习女红,貌美且心性极高。成年后订有未婚夫李海庭,两人情投意合。

哪知在她18岁这年,父亲戴锡成因通匪之嫌被抓捕入狱。后经打听得知,惯匪杜立三被张作霖设计剿灭后,杜立三的一个手下供出戴锡成与杜立三有旧,于是张作霖报告了新民府尹增棋,将戴锡成以通匪之嫌收捕关押。

父女情深,戴宪玉跟随母亲四处奔走求救。走投无路时,她想到了爷爷的磕头兄弟杜泮林,而杜泮林正是张作霖的义父。

有一天,听说张作霖正在一家酒馆吃喝,杜泮琳急忙带着戴宪玉母女赶去相求。此时张作霖酒兴正酣,一见来了这母女俩,不禁眼前一亮。站在母亲身旁的戴宪玉虽然略显拘谨,却是别有一种娇羞魅力,不禁让绿林出身的张作霖春心荡漾。

张作霖醉眼惺忪,要求戴宪玉为他端酒求情。戴宪玉为了父亲,顾不上许多,从容地连续为张作霖敬了几杯酒。戴宪玉特有的温馨气息打入了张作霖心底,令他再也挥之不去。

这顿酒场相见之后,杜泮林找张作霖提起搭救戴锡成之事,张作霖直接提出交换条件是娶戴宪玉作三姨太。

在杜泮林看来,这是一件成人之美又有利于自己的大好事,很乐意帮忙。

于是杜泮林来到戴家,先是渲染戴锡成犯的是死罪,如果张作霖不亲自出面必死无疑。尔后,又说出张作霖意欲迎娶戴宪玉之意,戴母对此先是断然拒绝。但杜泮林并不着急,他在这母女面前反复相劝并晓以利害。戴宪玉最终被说服,决定舍身救父。

(剧照)

张作霖听戴宪玉同意了婚事,喜出望外。然而顾忌发妻赵春桂和苦苦追到手的二夫人卢寿萱抵触,还是心存忌惮。他按杜泮林之计,“金屋藏娇”,安排戴宪玉暂居在新民县菩萨胡同。心高气傲的戴宪玉,在亲近中也从这位传奇军官的恩爱言行里得到了安慰和满足。

1908年,张作霖奉命前往辽北剿匪,戴宪玉不舍分离,毅然随军跟随张作霖去了前线。

然而,蜜月过后,戴宪玉的孤傲个性逐渐显露出来。可她未曾想到,心怀天下大志的张作霖,哪会把一切心思都放在她一个小女人身上。她不甘温柔驯服,必然下场可悲。

随后不久,戴宪玉与张作霖先后发生几次激烈冲突,最终她悲跄离开帅府,遁入空门。

第一次冲突,发生在戴宪玉随军剿匪时。一个在家娇养惯了的小家碧玉,突然来到戈壁荒漠,过起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生活,而且整天相见的都是些土匪出身的粗野军人。不久,戴宪玉就与服侍她生活的军官产生了矛盾冲突。

事后,娇宠的戴宪玉向张作霖大哭大闹,要求为她出气,张作霖只好表面答应。那位军官也知惹了祸,收拾东西准备离队。张作霖闻讯急忙拦住并声称:“兄弟是膀臂,老婆是衣服”,用“将来还要一起干大事”挽留下那位军官。

这情景恰好被戴宪玉看到,她没想到,平日里对自己甜言蜜语的丈夫,不仅不为自己出气,竟然还说出这样无情的话,于是又和张作霖吵闹一场,而且抑郁成疾。张作霖为她请医诊治不见好转,便把送她回奉天城里医治。

第二次冲突,发生在戴宪玉回奉天治病期间。当时,戴宪玉原来的未婚夫李海庭恰好在奉天税务局上班。两人旧情难忘,几经周折,终于相见。李海庭不时会到戴宪玉的居所看望慰问。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暴发,张作霖趁机驰援奉天“救驾”,藉此回到了城内。由于戴宪玉性情孤僻暴躁,对身边佣人时有责难、辱骂,致使许多人对她记恨在心。因此,她与李海庭秘密相会之事,在佣人间相传为诽闻。张作霖回到奉天不久,便得知了三夫人已经“红杏出墙”的绯闻。

这几近人格侮辱的消息,令张作霖怒不可遏。他立即借肃清乱党之名,把李海庭逮捕入牢。随即派亲信以酷刑审讯,李海庭忍受不住严刑拷打,只好写下了张作霖所要的口供。随即,这口供被送到了戴宪玉面前。

戴宪玉并未慌乱,她平静地告诉张作霖,她与李原本就是有婚约的一对,要不是为了救父亲,早就生活在一起了,但她断然否认他们两人之间有任何不轨行为。

张作霖对戴宪玉的表现无可奈何,只好拿李海庭的命来胁迫她就范。戴宪玉为了情人活下去,含泪写下了与李海庭断绝来往的“保证书”。

李海庭被释放后,不敢继续留在奉天,辞掉工作,拖着伤痛回了老家。这场惊吓与折磨,使李海庭得上了当时十分难治的伤寒病。戴宪玉悔恨交加,暗中写了一封信托同乡带回,表达自己歉疚之情。不想,这封信又落到张作霖手里,使两个人之间关系再度紧张起来。

1912年春节前夕,李海庭久病不愈而死。戴宪玉闻讯几天不吃不喝,心痛至极,心中开始憎恨张作霖。

恰在这事发生三年之后,又出现了戴宪玉弟弟酒后惹事被枪毙的事件。

1915年,在张作霖卫队旅当兵的戴宪玉弟弟,一天晚上酒醉后外出游荡,用手枪连射路灯当游戏,结果一条马路的路灯全被他打碎。电灯公司发觉后向帅府禀报,张作霖大怒,命令卫队长将其抓起来枪毙。

卫队长考虑这戴某系大帅三夫人至亲,罪也不至于杀头为由,暂时将其禁闭起来。几天后,戴宪玉趁张作霖高兴,为弟弟求情。张作霖才得知内弟戴某还活着,立即翻了脸。他喊来卫队长说:“倘不立即枪毙他,我就立即枪毙你。”就此把戴某送上了西天。

事后,张作霖对戴宪玉说:“我实在是迫不得已,我不能私亲戚以辜负家乡父老,那还有什么脸面治理政务?”戴宪玉欲哭无泪,怒斥张作霖绝情,宣称与其彻底决裂!

心情不好的戴宪玉,一次借故怒打丫鬟,被张作霖碰见,对她大发雷霆并吼出了“不愿在帅府可以滚”的绝情话。

戴宪玉此时也不再留恋,决意离开帅府,含泪去了沈阳城一座寺庙带发修行。

帅府三夫人出家为尼,并不光彩。张作霖不求她一心向佛,只要她洗心革面,悔过自新便可再回帅府。

张作霖发话称“出家可以,不许削发”。戴宪玉听了顿生反感,她拿起剪子就剪掉了一头秀发。

当张作霖二夫人卢氏一次受命来看望她,以期她修行结束回帅府时,戴宪玉闭着眼睛平静地说:“我已经不是张家的人了,何必再去受那番苦?…”此后,张作霖也曾有意将她接回帅府,亦被她所拒绝。1921年5月,34岁的戴宪玉病死。

在电视剧《少帅》中,有关张作霖与三夫人的故事没有铺开演绎。剧中对三夫人性情的刻画,仅是从张作霖枪决内弟切入,处决枪声响起,伴随的是戴宪玉的一阵凄凉的哭喊。

剧中有戴宪玉和张作霖大吵一架后负气出走的情景。还有张作霖在饭桌上轻描淡写地说着“找不到了,也没办法···”,随后张作霖又对儿子意味深长地说:“六子,你可别学我啊,你这个三妈妈,太闲了,养姨太太,就跟部队上用勤务兵是一个道理,这勤务兵勤务兵,得勤着用,你要不用你让她闲着,她就不高兴,嫌自己多余啊。”

戴宪玉病死时,正值第一次直奉战争暴发,奉军战事不利,张作霖在前线督战。由时任奉天省署秘书长的袁金凯代为写了一幅挽联:“有才不是德,结缡辽海成一梦;无情却有情, 暮鼓青灯也春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