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嫦五”带回的“土特产”去哪了?中国会搞载人登月吗?

2020-12-18新闻10

@中国新闻网

“嫦五”回家大揭秘!这些问题,肯定有你好奇的。

17日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完成月球自动采样后返回地球,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从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到12月1日在月球开展采样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时间里,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将如何使用?它会与公众见面吗?中国会搞载人登月吗?17日,国新办召开发布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李淑姮 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供图

为何嫦娥五号的任务着陆点选择在风暴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在会上介绍,嫦娥五号还包括其他地外天体着陆的过程、区域的选择,实际上是很长期的战略研究和技术迭代的过程。

嫦娥五号的任务着陆点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工程的可实现性,包括安全降落地形地貌方面的因素,还包括能源供给的光照条件、热控条件、通信因素、测控因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考虑取回样品和原地探测的科学价值因素。

俄罗斯和美国的九个采样点,都在纬度30度的范围,嫦娥五号的采样点选择了43度的风暴洋东北角的玄武岩区域,这是全新的采样区域,全新的样品研究,对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演化方面应该作出很多科研贡献。

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中新社发 中国国家航天局 供图)

嫦五带回的月壤将入藏国博与公众见面!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土壤将用于哪些用途?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发布会上介绍,月球样品包括三类用途:第一类,最主要的目的,取样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第二类,为了能早一点与公众见面,有一部分样品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第三类,一般依据国际合作的公约和多边双边的合作协议,我们将发布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可能作为国礼相送。

北京时间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图为轨返组合体与上升器分离后模拟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壤将妥善存储 在毛主席故乡进行异地灾备

李春来介绍,对于采回的月球样品,会妥善存储,包括异地灾备存储考虑。

专家强调,绝大部分样品会用于科学研究,会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对月球样品的研究工作,包括它的结构构造、物理特性、化学成份、同位素组成、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方面,希望能够深化对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认识。

另外,据吴艳华介绍,珍贵的月壤,要进行异地灾备。国家航天局经组织研究,除了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作为主要存储地点以外,还将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乡进行异地灾备,以告慰毛主席,我们尊敬的伟人,他提出“可上九天揽月”这个夙愿实现了。

图为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环拍成像。(国家航天局 供图)

嫦娥六号、火星探测……中国还有这些大计划!

“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航天还要实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务,还要出台哪些政策?对此,吴艳华表示,“十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的论证,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

他强调,围绕月球探测基本规划确定的任务是探月工程四期,总共包括四次任务。第一次任务是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第二次任务是嫦娥六号,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论证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比如说,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的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论证。规划当中还有嫦娥七号和八号任务,我们准备以此为契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论证初步建设月球科研站的基本能力,或者验证核心技术。

关于行星探测的规划,也基本明晰,有待国家审批。第一个任务已经实施了,就是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今年7月23日在文昌成功发射,目前状态非常好,累计飞行约3.7亿公里,目前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

如果按照预定的计划,明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开始绕火探测。明年5月中旬,计划着陆火星巡视探测。这之外,我们还规划了三次行星探测任务,包括一次小行星的探测和取样,一次火星的采样返回,还有一次木星系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

另外,据他介绍,中国的载人航天将按照“三步走”的规划,明年、后年是三期工程建设非常繁忙的时间,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空间站共计11次发射任务,包括明年上半年计划发射的核心舱,还有两个试验舱,还有四艘货运飞船,大概四艘载人飞船,总共接近11次任务,两年期间要完成。然后,要开展大量的在轨科学实验。

图为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拍摄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国家航天局 供图)

中国搞载人登月一定是服务于科研

未来,中国在载人登月方面的规划是怎样的?

对此,吴艳华表示,未来关于有没有载人登月的计划,按照目前中国政府初步意向,先搞关键技术攻关,等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建成,再规划论证是不是要搞载人登月。

他强调,载人登月,中国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于当时美国载人登月,当时美国和苏联搞星球大战,就是以“谁先上”“上得多”作为主要目的。

“我们搞载人登月,一定是服务于科研,服务于探索未知。目前开展的月面起飞、轨道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来载人返回的必要技术。这些技术通过验证,也是为未来载人登月打基础。”吴艳华说。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返回舱全身上下贴的确实都是暖宝宝。李淑姮 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供图

中国是否会把月球样品分享给NASA?

吴艳华在会上表示,根据《外空条约》,外空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政府会按照《外空条约》来执行。中国政府愿意与各国志同道合的机构和科学家共享月球样品,包括有关探测数据,来进行科学分析。不过遗憾的是,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限制美国NASA、国务院科学委员会等官方机构与中国航天往来合作。

“能不能合作,还要看美国政府的政策。我们愿意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原则基础上,同美方无论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还是科学家、工程师开展真诚友好的合作。”他强调。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在会上表示,中国国家航天局与40多个国家签订了140多份合作协议,并且深度参与了18个国际组织的相关工作。月球样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愿意以平等互利、互惠互利的方式跟国际同行开展合作。

许洪亮表示,为了做好月球样品的管理工作和数据共享工作,中国国家航天局将专门印发月球样品的管理办法和后续管理政策。后续会跟国内的有关科技部门,共同向国际同行发出征集月球样品分析的相关方案,同时也会组织国内外的相关科学家,对方案进行遴选,开展一些成果的共享,共同研究,包括一些数据开放相关的工作。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李淑姮 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供图

中俄两国或开展探月合作

在会上,许洪亮还介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纷纷开展月球及其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俄罗斯、美国、欧洲、日本、印度都有自己的探月计划,实际上相对浩瀚宇宙而言,我们对宇宙起源和深空的了解,目前还是九牛一毛,还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需共同探索未知的领域,各国共同开展相关活动,有利于人类共同认知月球和宇宙的奥秘。

他强调,我们也倡导,对于同一个目标的探索,各个国家可以开展合作,针对不同的科学目标和任务分工,也可以各有侧重,协调各自资源合作实施,在国际上也有一些相关组织,比如说国际深空探测协调组,各个国家都在针对自己的计划,各国同行正在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时也按照一些分工来开展相关的合作。

他表示,未来中国要实行嫦娥七号的探测,想要对月球的南极进行探测。俄罗斯同样也有一个叫做“月球-资源-1”,也就是常说的LUNA-26的探测,我们在中俄两国政府间合作机制下,正准备在这方面开展相关合作。同时我们也欢迎其他国家与我们共同开展类似像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还有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上,通过开展更多的合作,为增进人类福祉共同作出贡献。

作者:张尼 郎朗

#探月#科学#月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