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 日中一食属持斋戒

2020-12-18知识3

对于信佛的人来说,牛奶是属于荤还是素 素的。所谓荤2113素都是从佛教角度来说5261的。通常吃的蛋是未受精的,4102还没有形成胚胎1653。所以是无生命的。在佛教典故中,释加牟尼曾经接受乳縻粥为供奉。牛奶也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可以吃,属于佛教中的素食。《佛说十善戒经》云:“啖肉者多病,当行大慈心,奉持不杀戒。中国佛教在梁武帝反对吃荤,著《断酒肉文》四篇,主张僧尼一律断鱼肉。可以食用奶制品,但不食蛋。扩展资料:佛教主张不杀生,佛陀容许三净肉,即食者不听杀、不言杀、不看杀。在大乘佛教的《楞严经》中还有“永断五辛”的说法,五辛是葱、蒜、洋葱、韭菜及兴渠,在大乘佛教中认为去除五辛之后才是真正的素食。《楞伽经》中佛告大慧菩萨:“大慧,我有时说,遮五种肉,或制十种。今于此时,一切种,一切时,开除方便,一切悉断。又云:“何人食用肉,先堕饿鬼众,后堕号叫狱。《大般涅盘经》提到:“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梵网经》:“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佛说十善戒经》云:“啖肉者多病,当行大慈心,奉持不杀戒。中国佛教在梁武帝反对吃荤,著《断酒肉文》四篇,。

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 日中一食属持斋戒

庐山东林寺的道风篇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生命关怀,使众生于一切恐怖中,获致大安乐。净宗文明在无量劫的历史长河中,以种种形式向法界无数刹土播扬,或极乐世界佛菩萨分身他方刹土以种种身份宣说;或净业行人透过信愿持名的践履,接纳并显彰净宗精神;或仰信净宗的文人哲士撰述诗文词赋荷载净宗文明因子。如是种种方式,使得净土文化在社会各阶层渗透传扬。可以说,一切众生的内心,都有着净宗文化的原型。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在吾人介尔一念中全体具足。时轮推移到21世纪初叶,净宗这一古老的佛教法门,在以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为主干的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东林寺自远公大师以来开创持戒念佛,求生安养之家风,专修专弘净土法门,度化众生无量。今日东林寺僧众秉承祖师遗志,发扬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弘传净宗圣言量与中国净宗祖师思想,引导四众弟子专修念佛法门,培养净宗弘法人才,帮助弱势苦难群体,构建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交流平台。作弥陀使者,归极乐故乡。远公大师创建东林寺,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净土法门在震旦的发展,而且最先造就了中国佛教寺院特有的山林佛教模式,成为日后十方丛林制度之雏形,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转型,使。

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 日中一食属持斋戒

佛教名称有哪些 佛教名2113称有很多,详细情况你可5261以查看佛学大词典。我这里只能给你4102提供一些主要的佛学名1653词。佛学基础词汇知多少1、三宝:佛、法、僧(与自性三宝:觉、正、净相应);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3、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4、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5、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受持以下八法: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七不睡卧高大床褥,八不非时食(日中一食,过午不食);6、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7、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8、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乐,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9、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因此五法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10、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烽是精进根增长,能。

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 日中一食属持斋戒

怎样守八关斋戒 受持八关斋戒,普通六斋日受,即农历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及月底最后两日,能日日受最好。若嫌六日太多,可一日或二日亦无不可。受时要在每天晨起,期限一日一夜,。

焚香斋戒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要要做什么法事就需要忌口,忌身,忌杀戮等,然后虔诚焚香。就是敬香,吃斋。

八戒指哪八戒? 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

佛教里的\ 广义2113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5261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4102,或特指过午1653不食之戒法。斋之梵语为 upos。adha,巴利语uposatha,音译乌逋沙他、布萨陀婆,略译为布萨。原为古印度之祭法,即每隔十五日举行一次集会,令各自忏悔罪过、清净身心,于此日,祭主并行断食而住于清净戒之法。至佛陀时代,尼干子等外道亦沿用此风,集会一处而持断食等四戒;由是,佛陀亦允于僧团中采用此一行事,此乃僧团布萨之由来。准此可知,‘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直接关系。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举出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不以断食等苦行为。

朱元璋和明教到底是什么关系?感谢邀请!先说一下明教开始在中国传播的起源,明教并不是咱们土生土长的中国教派,而是个外来教派,明教的创始者是波斯一个叫摩:-和明教,。

斋戒的注意事项?指的是佛教。 斋戒,广义言之,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狭义而言,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