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践行嘱托开新局 | 大数据,这样当好化工企业“安全守门员”

2020-12-18新闻2

交汇点讯 长江常州段岸线总长25.8公里,常州滨江化工园区沿江而建,园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是全省沿江城市中长江岸线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业最密集、“化工围江”特征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如何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滨江化工园区选择用大数据为监管赋能。

12月18日上午,在常州市滨江经济开发区环保和安全监控预警一体化平台控制室,沿江排涝泵站的情况、废气立体监测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流程的相关数据都实时大屏幕上滚动更新。在危化品运输车辆管理界面上,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车牌号不断闪烁,车辆的行动轨迹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平台显示,截至18日10:08 ,当日进入园区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已达1060辆。与车辆行动轨迹一同进入平台的,还有一张危化品道路运输单,上面列出了承运方、托运方、收货方、进出园区时间等详细信息。滨开区化工产业管理局负责人吴网根介绍,过去,危化品运输车进到园区某个企业,运输哪些原材料,运输物质是否超出允许生产范围,监管部门很难实时掌握。通过信息化技术赋能,监管部门能够对进出园区车辆运输物品和行动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和及时处置,监管效能大大提升。“比如如果运输的是风险系数高的危化品,我们在车辆进入园区之初就会加强监管,提前消除隐患。” 拧紧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阀门”,由滨开区开发的安全与环保监控预警一体化平台于今年全面上线运行。该平台融合环境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危化品管理等多个维度的管理属性,及时分析前端各监测网络的在线数据,并建立了问题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将园区安全管理重心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事故管理向风险危机管理转变,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度。

不让污水流入长江,园区在7个沿江排涝泵站设立自动监测站,数据采集自动传输至一体化平台,24小时监测园区40多家企业的排涝情况。一旦水质检测不达标,排涝系统将无法启动。同时,区生态环境局还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周采样。一旦发现进入泵站箱涵的河水水质不达标,就立即进行环保治理,治理合格才外排。万一情况严重,还会直接将河水抽入污水处理厂。 眼下,龙江北站的沿江排涝泵站已被大片绿地环绕,刚投用的水质自动监测站房,给泵站增添了不少科技感。据了解,龙江北站周边的绿地,前身是两家被关停搬迁的化工企业。在全面完成厂房拆除后,滨江化工园区进行了生态复绿,并计划将此处打造为沿江生态教育基地和临江亲江的休闲景点,让长江大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 唐颖 滕升智 范俊彦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