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还合适吗? 君子喻于义句式

2020-12-18知识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放在当今社会是不是要吃苦头? 此语出自《论语·里仁》,是孔子所说的话。大家对此句常有的误解是,好象孔子在此是在贬低小人、否定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还合适吗? 君子喻于义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说这句对你的启发大吗为什么 启发大,说明君子是追求义气的,而小人则因为利益而聚集在一起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还合适吗? 君子喻于义句式

\ “君子喻于义,小人2113喻于利”意思是:5261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4102得的是利益。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1653传弟子《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孔子说:“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扩展资料:作品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还合适吗? 君子喻于义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句中的“喻”何义 喻意思为明白,了解2113。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能够明5261白的是道义,小人4102能够明白的是利益。喻拼音:yù,笔画1653数:12,部首:口,统一汉字:U+55BB,五笔编码:KWGJ,四角号码:68021,笔顺:丨フ一ノ丶一丨フ一一丨丨。yù:声母:y,韵母:u,声调:第四声。释义:1、说明;告知。2、明白;了解。3、比方。4、姓。组词:比喻、隐喻、训喻、讽喻、言喻、借喻、理喻、暗喻、明喻、譬喻。扩展资料:笔顺1、比喻[bǐ yù]修辞格的一种。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比喻一般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三个部分。比方。2、隐喻[yǐn yù]比喻的一种,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3、训喻[xùn yù]训诲;开导。也作训谕。4、讽喻[fěng yù]一种修辞手段。用说故事等方式,含蓄婉转地说明事物的道理。5、言喻[yán yù]用语言来说明(多用于否定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义。怎么理解这句话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探诂 《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牵涉到“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