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食安资讯∣东莞筑牢食用农产品安全“防火墙”

2020-12-18新闻3

省、市连续多年将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2020年,我市每月政府快检工作任务完成进度位居当月全省前列,持续被省局月度通报表扬,最新一期省局通报我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不合格发现率位居全省第一。

截至11月底,全市完成食用农产品政府快检105.94万批次,合格率为98.64%,处理不合格产品22999.45公斤,不合格检出率对比去年全年提高0.97%;完成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自检121.11万批次,合格率为99.76%,处理不合格产品10719.75公斤,不合格检出率对比去年全年提高0.07%,充分发挥快检筛查的“防火墙”“过滤网”作用。

301家农贸市场纳入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

我市食用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数量众多,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检测任务量位居全省第一。

为推进我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能力建设,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农贸市场自检、政府快检、监督抽检“三位一体”的检测模式,市镇两级投入财政资金补贴农贸市场快检室建设,2018年率先完成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室全覆盖,全市301家农贸市场均纳入我市食用农产品政府快检工作中,数量居全省第一,推动农贸市场开展快检工作向纵深发展。

规范快检工作的制度指引

制定下发《关于印发<2020年东莞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政府快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开展我市2020年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市镇两级财政共投入经费2767万元,构建全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筛查网络。

制定完善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政府快检和市场自检工作,压实市场监管部门、市场和第三方检测机构责任,切实提升我市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完善快检工作的监督检查

对快检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整,形成竞争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其开展快检工作的主动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权威性。采取明查暗访、通报、短信或电话提醒等措施,督促各基层分局、第三方监理机构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对农贸市场快检数据公示持续检查和跟踪,定时向各分局通报农贸市场快检室自检情况。

将快检的结果运用到监督抽检中,提高不合格农产品发现率,发挥快检筛查“过滤网”作用,全面规范和提升农贸批发市场食品安全,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强化快检工作的分析和培训

多次召开政府快检工作研讨分析会议,提升监管执法工作“靶向性”;印发政府快检阶段工作情况分析通报,对快检工作中取得的显著进步和成效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举办食用农产品快检培训班,对检测机构快检工作人员开展培训考核工作,确保每个快检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快检操作、信息上报等工作,提升快检工作的准确性。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将全面推进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全力提升食用农产品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推动实现监管双向互动、食安社会共治,全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文字:黄月

#食品安全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