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了漏斗胸怎么办?运动处方联合负压吸盘效果好

2020-12-19新闻25

文章转载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专家简介:古卫权,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胸腔、食管、肺、纵隔等普胸外科疾病的诊治以及胸外伤的救治,特别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诊治以及自发性气胸、重症肌无力、胸廓畸形、胸腔积液、多汗症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肺、食管、纵隔、胸壁等普胸外科手术,尤其是电视胸腔镜手术、电视纵隔镜手术和乳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梓豪(化名)是一位7岁的小朋友,从小就体质差,经常感冒发烧,妈妈三天两头要带他去医院看病。为了让宝贝孙子快快长大,平常爷爷奶奶也绞尽脑汁煲汤增加营养,但梓豪还是那么瘦。今年4月,梓豪妈妈无意发现孩子胸廓凹陷,到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儿科和康复医学科就诊后才知道,孩子原来患有漏斗胸。

三维扫描仪扫描

漏斗胸指胸骨、肋软骨及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畸形,形成漏斗状,是一种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病变严重时压迫心和肺组织,影响心肺功能。幼儿时期经常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随着病情加重,可以出现体力下降,活动后呼吸困难,为心肺组织受压、心排血量减少所致。病情严重的漏斗胸,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且有一定复发机率,给患儿及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操作示范

从2013年起,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数字化智能制造康复辅具研发团队,针对漏斗胸,康复医学科刘震博士联合胸外科杨胜利和叶俊医师、儿科张缨医师、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并与科研机构公司合作,研发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漏斗胸真空负压吸盘,通过制造局部真空从而达到抬举肋骨和胸骨,减少心肺压迫的治疗目的。

梓豪患有漏斗胸,尚无明显胸闷、气促等压迫症状,但随着身体发育很有可能病情加重。经过科学评估,医学专家为梓豪设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胸部、肩部和肋部,得到初始的漏斗胸三维模型图像,随后利用软件设计合理的模型外形,最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制作负压吸盘。除了每天按照要求使用吸盘,医学专家还为梓豪设计了一套针对性的运动锻炼处方。经过5个月的治疗,梓豪的病情明显好转,凹陷的胸廓逐渐好转,瘦弱的身体也开始强壮起来。

经过多年努力,2020年8月初,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数字化智能制造康复辅具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成立,采取多学科跨专业跨行业跨区域合作,利用先进技术切实有效解决临床复杂疑难问题,积极促进医疗创新、创造,救死扶伤、造福社会。目前研发团队已经为儿童和成人漏斗胸患者提供了一套有效、简单、安全的保守治疗方法,采用精心设计的漏斗胸运动处方联合负压吸盘,可以预防漏斗胸进展,对儿童漏斗胸患者效果明显,为众多儿童的顺利成长保驾护航。同时也能减轻成人漏斗胸患者心肺压迫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严重的漏斗胸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好时仍需要手术,但术后出现复发时也能提供有力帮助。

专家简介

古卫权,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89年至1994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2009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外科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9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担任住院医师,1999年至2005年在胸心血管外科、胸外乳腺外科担任主治医师,2005年至2009年在胸外乳腺外科担任副主任医师,2009年至2013年在胸外乳腺外科担任主任医师,2013年至2016年在胸外科担任主任医师、主任助理,2016年起任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03年至2004年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胸部微创中心进修学习。

擅长胸腔、食管、肺、纵隔等普胸外科疾病的诊治以及胸外伤的救治,特别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诊治以及自发性气胸、重症肌无力、胸廓畸形、胸腔积液、多汗症等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肺、食管、纵隔、胸壁等普胸外科手术,尤其是电视胸腔镜手术(三孔、单操作孔、单孔)、电视纵隔镜手术等微创手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SCI、中华医学、国家级、核心期刊、省级、市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参与编写《微创外科手术与麻醉》、《实用微创外科手册》专著。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手汗症专家组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交感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管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加速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胸部肿瘤学组成员、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会员、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机器人与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癌多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第四届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佛山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第五批专家库成员。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2019年10月参加意大利第13届国际交感神经外科年会,并在大会上发表“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y thoracic sympathectomy in treatment of palmar hyperhidrosis combined with pleural adhesions”演讲曾获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十佳医生”称号。

#关节骨头#肿瘤#肺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