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想了解孩子有多优秀,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有欣赏的眼光

2020-12-19新闻11

文/爸妈快来看

在孩子的成长里,几乎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够优秀,但优秀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会发现慧眼的父母,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够具有欣赏的慧眼,但现实中很多父母都是急功心切,一看到孩子有缺点和不足之处都会紧急制止。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对孩子不信任的急促感、而孩子在接受这种信息之后,他们对自己包括做事情的能力方面也常常表现得畏畏缩缩,所以说孩子的成长包括表现能力都和父母的态度紧密相关,任何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他们的内心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神秘和独特感,而父母想要足够的了解孩子也只有走进孩子的世界。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父母一定要具备以下几种特点:

1、不要做斤斤计较的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过于斤斤计较,而斤斤计较的背后也是希望孩子可以更优秀、做事情更认真一些,但是从孩子的成长来分析,他们更需要空间、也更需要被认可,而一位优秀且被认可的孩子背后家长一定不要去斤斤计较,学会多方面看待事物才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秀、增长孩子的底气。

就拿我们带孩子去亲戚家串门的喜悦和热情来说,孩子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这也是他们贪玩的天性,如果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得特别开心时,父母一会说孩子笑得声音太虎,一会又说孩子不知道分享,或者也会斥责孩子不要动不动搞破破坏……

这种处处限制、处处斤斤计较的态度,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是为人父母者的谦谦教导,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左不顺眼、右不顺眼的打击,孩子甚至还会出现封闭式的心理,比如不愿意和父母串门、也不愿意和外界过度接触,因为在孩子眼里已经形成了“不管做什么都会被吵、被骂,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的态度,所以说不做斤斤计较的父母是活跃孩子成长里的底气。

2、孩子犯错了该管还是得管,但要讲究方式

可能在不做斤斤计较父母里的建议会让很多家长比较迷茫,尤其是明知道孩子犯错还要大度宽容的态度,很有可能让孩子蹬鼻子上脸、一错再错,从孩子的成长来说,错误的终止很重要孩子犯错了该管还是得管,但是在犯错的教育里一定要讲究方式。

在犯错性的教育里,除了不做斤斤计较的父母之外还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笑声太虎”、“不知道分享”、“搞破坏”,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人格发展的负面标签,贴标签就相当于一件事情的终点和结果,想要终止孩子的错误就需要在贴标签之前用对方法。

如何正确去“管好”孩子的错误,这个时候最亲切、易接受的理解莫过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了,还是拿孩子上亲戚家不懂得良好社交来说,如果孩子不懂得分享或者总是搞破坏,我们可以加入孩子的游戏行列,并且用专职“搞破坏”角色去成长人群里的排斥者,这个时候孩子就能够很设身处地地理解,从而达到自我错误的反省和纠正效果。

3、孩子的事情由他们自己做主,不管好坏都是实践

在孩子的优秀行列里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优秀叫自强自立,自强自立的孩子走入社会后,比较特别的就是他们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决定包括自己的看法,他们在人群当中总是显得与众不同、光彩夺目,也更能够被有欣赏价值之人发现,也就是说你的孩子是平庸而忙碌一生,还是绽放的一块瑰宝都取决于孩子的能力绽放。

想让孩子成为一块绽放的瑰宝,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由他们自己去做主,不管孩子的决定是好是坏这都是一次亲身体验的实践,而孩子的自强自立也是在很多次的实践里不断积累,每一次实践也都是孩子能力和勇敢的巩固。

如果孩子每做一件事情父母都包办一切,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一开始就有较高的心理压力,在实践包括效果展现方面也通常是不够理想的,所以说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样才能够从中积累经验加强自己的能力操作和实践效果。

4、当孩子失败时要及时安慰、做好孩子的向导

自强自立的人尽管在做事情方面很有主见,但是在他们优秀和光彩夺目的背后却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心酸,而这些挫折都需要孩子有一颗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那么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很容易打退堂鼓、甚至还会受伤很深。

所以说,我们在锻炼孩子自强自立个性的时候,还不要忘记去维护孩子的心理成长,当他们失败的时候要及时安慰做好孩子迷失方向的向导,如果孩子在做第一件事失败而父母又静止旁观,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失败里沮丧、沮丧在沮丧,直到一蹶不振地完全否定自己。

如果孩子在失败时候父母能够引导孩子去总结失败的重点,比如“你认为刚才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出错、失败呢”,又或者“我觉得这件事情你在某某方面可以试试这样去做”,只有想办法去引导孩子突破困难心理才会强大,同时在实践能力的操作方面也会越来越优秀。

#孩子#父母#世界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