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秦始皇到底有没有焚书坑儒?

2020-12-19新闻17

标准的叫法是焚书坑术士。

焚书,焚的是历史,百家争鸣的百家的书。农,医类的书留了下下,秦国自身的历史类的留了下来(不过后来大部分被项羽又烧了)

对于焚书,具体原因是: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李斯说,古代天下分散混乱,不能统一,所以诸侯同时兴起,人们的言论都称道古代,损害现行的政策,文饰虚言空语,搅乱事物的本来面貌,每人都以为自己的学说是最完善的,非议君主所建立的制度。现在皇帝兼并了天下,分辨是非,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仍在)私自传授学问,一起批评国家的法令教化,听到法令下达,就各用自己的学说去议论,回家时在心里非难,出来时街谈巷议,在君主面前自我吹嘘,以此来沽名钓誉,标新立异,认为超人一等,带着下面的一群信徒编造诽言谤语。这种情况不加以禁止,上则君主的权威下降,下则形成党徒互相勾结。禁止出现这种情况才是合适的。我希望史官把不是秦国的典籍全部烧掉。不是博士官所主管的,国内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都要送到郡守、郡尉那里焚毁。有敢相互私语《诗》、《书》的,在闹市处死示众。以古非今的要杀死全族。官吏知情而不检举的,和他同罪。命令下达三十天不烧掉书籍,就在脸部刺上字,成为刑徒城旦。所不烧毁的,有医药、卜筮、农林方面的书籍。如果想要学法令,可以到官吏那里学习。”

始皇下达命令说:“可以照此办理。”

就这样,秦始皇进行了焚书的操作。焚掉了主要成分六国国史的书。焚掉了诸子百家的很我书,保留了医,农,卜相关的书籍,保留了秦国的所有书。

但是后来我们知道的,秦国后期,各地起义,后来刘邦和项羽攻灭了秦国,刘邦带走了一部分律法和人口统计相关的资料,剩下的则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就这样,后来的我们发现,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大事小情无数,但是史料却稀缺的可怜。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坑术士的主要原因是: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於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侯生、卢生一起商量说:“始皇为人天生的刚愎暴戾,自以为是,从诸侯中兴起,吞并了天下,万事称心如意,为所欲为,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赶上自己。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治狱的官吏受到宠幸。虽然有博士七十人,只是充数人员,并不信用。丞相和大臣都是接受已经决断的公事,一切依赖皇帝处理。皇帝喜欢采用刑罚杀戮来确立自己的威严,天下人害怕获罪,只想保持禄位,没有人敢竭尽忠诚。皇帝不能听到自己的过失,日益骄横,臣下恐惧而屈服,用欺骗来取得皇帝的欢心。根据秦朝的法律,一人不能兼有两种方伎,方伎不灵验,就处以死刑。然而观察星象云气预测吉凶的人多至三百人,全都学问优秀,(但对皇帝)畏忌阿谀,不敢正面指出他的过错。天下之事不论大小都取决于皇帝,皇帝甚至用秤来称量文书,一天有一定的额数,不达到额数不能休息。贪恋权势至于这种地步,不能给他寻找仙药。”于是就逃走了。始皇听说侯生、卢生逃走的消息,就非常气愤地说:“我以前收取天下书籍,不合时用的全部烧毁。招集了很多文学方术之士,想要使国家太平,这些方士打算炼丹得到奇药。现在听说韩众离去后一直不来复命,徐市等人耗费巨万,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仙药,只是每天传来一些为奸谋利的事情。我对卢生等人很尊敬,赏赐丰厚,如今诽谤我,来加重我的不仁。在咸阳的一些儒生,我派人察问,有的制造怪诞邪说来惑乱百姓。”于是派御史审问儒生,儒生辗转告发,就能免除自己的罪过。触犯法禁的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在咸阳活埋,使全国都知道这件事,借以警戒后人。

主要意思就是一帮术士本来帮秦始皇弄仙丹的,结果没弄来,还说秦始皇坏话,惹到了秦始皇,然后就把这帮术士一众抓了来,坑杀了。

和儒生没啥关系。只不过后来,一些儒家学派的人,为了贬秦始皇,慢慢的就说成了焚书坑儒。

距离秦国最近的史书,《史记》都只是记录着焚书坑术士。

但是后来怎么就变成焚书坑儒了呢?

这个最开始提出的是魏晋时期,伪书《古文尚书》中有篇“孔安国序”,序中说:“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这大概是“焚书坑儒”一词的最早出处。这一说法被后世广泛引用,流传至今。

而后来为什么又广泛传广了呢,这个估计要和儒术后来成为正统学术有关了。

汉武帝时期 ,儒术成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后世的儒生自然不会把汉朝说的太坏。而汉朝是推翻秦朝的,为了说明汉朝的正统,自然要把秦朝说的差一点。焚书坑儒则正中儒生的下怀。自此,也就不遗余力的开始传播这个事情了。

#秦朝#焚书坑儒#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