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林黛玉的母亲贾敏,要嫁给林如海?

2020-12-19新闻19

这个题目其实不准确。准确地说,是“贾母为什么要把女儿贾敏嫁给林如海?”或者“贾赦贾政兄弟为什么要把妹妹嫁给林如海?”

根据《红楼梦》里所描写的,没有一桩婚事,是出于男女当事人的主张,只能由长辈来决定。贾母的丈夫贾代善早死,贾敏的婚事,要么由母亲主张,要么贾母“夫死从子”,听从儿子们的主张。

但是,从八十回《红楼梦》中的描写来看,赦政兄弟对母亲是很顺从的,至少表面上如此。现在贾母已经老了,当初年轻时一定更有魄力。“我这些儿女,所疼者偏有”贾敏,贾母怎么会把女儿的婚姻大事决定权,交到两个儿子手上?

贾母是怎样看中林如海、招为东床快婿的?是不是像《西游记》是唐僧的父母那样,高中状元(探花),然后绣楼抛绣球、正砸中状元(探花)郎?

当然不会这样戏剧化。而林如海携眷到扬州赴任时,是“前科的探花”,一年后贾敏就病逝了。从时间上推算,林如海应该是先结婚、后中探花的。

也就是说,当初林如海与贾敏结婚的时候,或者说是贾母看中林如海的时候,林如海还只是一个侯爵家庭的子弟,并且“没甚亲支近派”,并且已经到了无爵可袭的第五代。

世家子弟,即使不袭爵,也不难当官。贾赦就说过:“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贾琏就没等袭爵,捐了个同知;贾蓉仅仅是为了妻子“丧礼上风光些”,就急急捐了个“龙禁尉”——我说“急急”,不光是贾珍给儿子捐官着急,也包括得到官职非常迅速:头一天求情纳银,“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从白丁到五品(虽然可能只是虚衔),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

林如海当初想当官,也不会比贾蓉贾琏更难。但是贾政“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得到额外赐的“主事之衔”,就不再参加科考了。如果林如海通过家族关系进入仕途,应该也不会有后来“前科探花”的事。可见林如海结婚时,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我们不知道贾母在怎样的机缘下见过、或者根本没有见过林如海,我们也不知道年轻时的林如海是通过什么事,博得了贾母的欣赏。我们只知道,贾母一定是力排众议,才把最心爱的女儿,许配给这个既没有太优越的家庭条件、也没有太明朗的辉煌前途的年轻人。

虽然可能有亲戚故旧的种种关系,但贾母从芸芸众生之中,选中了这个前途尚不明朗的年轻人,不能不佩服她的眼光:林如海不仅在后来考上探花、仕途得意,而且对妻子一直很好。他“虽有几房姬妾”,但贾敏能在丈夫四十多岁的时候生育女儿,可见夫妻恩爱。他在事业与爱情两个方面,都没有辜负贾母的信任。

林如海对妻子也一定很满意,附带也信任妻子出生成长的环境,信任抚养教育妻子的岳母。否则,他不会把唯一的女儿送到千里之外的京城——他给贾雨村介绍工作时,提到“二内兄”“为人谦恭厚道,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前面介绍贾赦,他可没有一语相赞,可见林如海也不是随便信任别人的滥好人,而是有着严格的评判标准的。

贾母与林如海岳婿之间,有着一种奇特的了解和信任。这是林如海贾敏缔结婚姻的基础,也是黛玉进贾府的根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