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

2020-12-19新闻16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李永杰/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李钧)12月17日,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城市观察”圆桌会议在暨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暨南大学广州现代产业新体系研究基地承办,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协办。来自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城市观察》杂志社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会议,会议聚焦数字经济助力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广州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思路与对策。

暨南大学原校长、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胡军教授表示,数字经济是新时期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提升传统动能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潜力的重要引擎,并表示研究院一直以来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新动能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为研究重点,积极发挥咨政建言作用。

广州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德焱在致辞中表示,“城市观察”系列圆桌会议是一个聚集政企学研界专家共同探讨当下城市发展和治理问题的学术平台。作为“全面小康 奋斗有我”——第十届广州学术季的一场重要学术活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为广州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载体,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打造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提出真知灼见。

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及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孙宝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李勇坚研究员,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吕召彪院长等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刘焕彬教授以《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重构旧要素、催生新动能》为题,从理论上阐述了数据生产要素价值化的基本逻辑与技术。他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是催生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化,用数据要素去重构传统生产要素,使之产生聚变与裂变,是数据要素真正的价值所在;数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应把数据资源送至信息空间,通过算法和算力把隐性数据显性化并将数据转变为信息,信息转变为知识,知识转变为优化决策。他还以现实案例展示了数据赋能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解决传统流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难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孙宝文教授以《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题发表线上演讲。他详细介绍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脉络与动因,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取得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良好的市场环境;数字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外需+WTO”转向“产业+互联网+内外贸易”。最后他提出通过加强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升级,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进数字化、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等助力双循环发展的政策建议。

李勇坚研究员以《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理论解释与现实思考》为题展开论述。他从产业空间、产业形态、分工体系的变化,介绍了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理论背景。他还分析了5G改造实体经济的现实背景——中国网络的移动化、电子商务交易增速放缓、ToB业务增长低于整体,并提出了5G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即在生产环节通过移动技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在分配环节实现要素的数据化、优化资源配置,在交换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在消费环节促进消费升级。

吕召彪院长作为数字经济产业界的优秀代表,以《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题,分析了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如各环节数字化程度低、客户需求难把握、供应链协同度低等。他提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5G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为企业各环节数字化赋能,通过5G+云+X 能力,可加速工业云、网、边、端、业融合创新。而数字技术将打破行业边界,不断重构产业生态体系,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小步快跑,不断迭代。

随后,会议围绕“广州发展数字经济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圆桌讨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教授、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李杰教授、暨南大学机器人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柳宁教授、暨南大学创业学院互联网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汤胤教授等与主题演讲嘉宾一起展开对话交流。专家学者、业界代表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广州如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促进跨界融合型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最后,李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加快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相信在各方努力下,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协同机制,将为广州新旧动能转换插上新翅膀,从而实现新发展。

#行业互联网#数字经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