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父辈最认可的C级车,如今90后也喜欢到不行

2020-12-30新闻4

说来挺有趣,BBA一直是国内一线豪华品牌的三驾马车,光从品牌的知名度来说,奔驰>宝马>奥迪,但从销量来看,却是奥迪第一、奔驰第二、宝马第三、并且已经连续好几年都是这种排名了。

当中为奥迪贡献最多的,就是A6L,11月销量17793台同比增长7.7%,1-11月一共卖了163915台,让豪华品牌卖出了国产车的销量,那么是什么原因让A6L能短期迅速增长呢?

对手的错误判断

奥迪A6L的热销除了内因,很大程度还得感谢对手。

先说奔驰,现款的E级换装了奔驰最新的家族化外观,如果你足够了解奔驰,你会知道这套设计最先是用在CLS上的,但这套运动感十足的前脸用在定位商务的E级上成为了改款E级最受争议的地方。

一直以来,“曲线”是历代奔驰的传承,老款E级巧夺天工的曲线条从设计师的画笔倾泻而出,连接翼子板和腰线让人记忆深刻,这种曲线的流畅感,是老款E级销量的基石。

哪怕是小一号C级,看到都会让人高呼一句“贵气”的原由。

但改款后的E级,虽说变得年轻不油腻了,但也破坏E级一直以来的这种传承,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帅不能当饭吃,稳重更有魅力”。

全新五系倒是另一个极端,它很好的传承了宝马的精髓,哪怕在经历天使眼、勺子灯,再到双L形大灯,5系依然是5系,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不过新5系犯了一个大错,它全系取消了真皮座椅,甚至顶配在内都不能加钱选配,这是赤裸裸剥落了国人炫富的权力,不少被新5系的外观吸引到店,但一看配置表没有真皮甚至不能选配,大多都望而却步。

另外,新5系也并没有因为减配了真皮而变得富有性价比,最终售价与之前几乎一样,难免会让人心里不舒服。

受众的转变

回到奥迪A6L上,早期的A6L被政府部门采购,所以落下了官车的形象,中庸、死板是我们对它的一贯认识,但早前试驾过全新奥迪A6L以后,我不得不对它改观。

底盘、转向、刹车不再是我熟悉的奥迪,先说转向,以往我们吐槽奥迪最多的就是电子味浓浓的转向手感,但新A6L上那种虚假感几乎没有了,变得又轻又准。

底盘有着很高的宽容度,既能给你舒适的日常体验,在开快车时,车内也不会有太多的晃动或侧倾,这样的表现哪怕和宝马5系相比也不落下风。

就连轮胎,用的也是明显偏向于运动的固特异的F1系列轮胎。它是行业内唯一可使用"F1"作为轮胎商标的产品系列,是固特异多年赛事科技融入民用轮胎的最佳典范。

要知道固特异是F1历史上赞助时间最长的轮胎厂商,累计时间长达39年,助力F1车手获得过368次冠军的辉煌纪录至今无人能及。

同时为了兼顾舒适性,A6L选用的这款还是F1系列中,带"SoundComfort"轮胎静音技术的进阶版本。它的原理是在轮胎内加上一层特殊静音棉,可降低车内噪音多达4分贝。

这个数值看似不多,但其实对于豪华车来说,每提升1分贝厂家都要在技术上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国际上高端车在静音上的标准为38分贝,4分贝在其中的占比超过10%,这足以直接影响车内乘客的舒适性,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

所以你发现了吗?这一代的奥迪A6L已经不再是你印象中那台老派、无趣的官车了,在某些方面它甚至比奔驰E级和宝马5系更讨好热爱驾驶的你。

大幅优惠的价格

除了上面的两点外,奥迪A6L热卖还离不开奥迪的杀手锏,整体达到了7.5万元左右,而奔驰E级和宝马5系的优惠,分别还保持在4.5万和5万元左右,都比奥迪要克制得多。

再加上奥迪A6L中低配的配置就已经非常丰富了,热销车型都集中在中低配,而购买5系和E级的高配比例较多,所以A6L的入手门槛也是要大幅度低于对手。

写在最后

聊到这里,你会发现2020年底,中大型车的领域BBA还是各自最重要的对手,但它们都隐隐约约出现了新的挑战和危机,奔驰急于求变,宝马控制成本,奥迪以价换市,恐怕是大家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压力。

一方面来自于新能源车市场,另一方面则是高端合资车的挤压,如果这种状态再不改变,恐怕几年后,豪华品牌中大型车的格局,会大有不同。

#31-50万#中大型车#奥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