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蔬菜在古代是皇帝贡品,亩收益可达万元,为何农民不愿种?

2020-12-30新闻13

可被农民种植的蔬菜有很多,不同的季节农民就会栽种不同植株,它们的食用口感比较高,总能吸引更多人购买品尝。不过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普及以及蔬菜品种的不断培育,蔬菜的产量也在增加,因种植的人太多,结果近几年的行情并不是太好,很多蔬菜种植了后根本就卖不动,地头收购价跌到了几毛几分一斤。不过有一种蔬菜,它可亩产上万元,农民却没有太高的种植积极性,这是为何?

一、特性

这种蔬菜就是贡菜,至于为何有这个名字,还因在乾隆时期,它一直是上贡给皇帝食用的,而因它食用起来很是清脆,且有响声,因此也被称之为“响菜”。不过笔者家乡更喜欢将其称之为苔干。

苔干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株,其颜色比较艳绿,且吃起来爽口,食用价值非常高,早在2000年前就已被人种植食用,一般秋天时就可剥皮加工晾晒制作。苔干在15-20℃的环境下长势更好一些,喜欢在清凉的地方存在,不是太耐热。

亳州地区的苔干品质好,有着更高的纯度,植株长势比较高,生长起来更整齐,肉质细腻,吃起来软糯。而邳州的苔干也很出名,它是明代时从亳州引种过去的,其中的营养成分比较高,有18种氨基酸,也有着铁锌硒等微量成分,如今产品也远销日韩等国,深受喜欢。

苔干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它的食用口感比较高,还因有着较高的营养成分,蛋白质、果胶成分丰富,维C、维D等成分丰富,钙铁锌硒含量高,在养生上的功效独特,因此多年里一直是宴席佳品,它也因此被称之为“植物营养素”。

二、经济价值高,为何农民不愿种

苔干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市场价自然也不会低,它一年可种植两次,分春秋2个季节,一亩地一次可采收200斤干品,市场价一斤30元,这样一亩地收入6000元,一年栽种2次就是12000元,而如果进行精加工,那就可卖出50-60元一斤。

而目前市场的苔干零售可卖出40-50元一斤,市场的供应依旧紧张,按理说这样一个风险不大,投资不高的产业,应该有很多农民种植,为何大家不愿种?

1、苔干想要制作并不容易,全程都要纯手工加工,其程序比较繁琐,生产的效率不是太高。一般苔干收获后,需要将其外皮刮掉,只留下菜芯晾晒或烤干,一个妇女一天只能晒上100斤,一亩地新鲜苔干上千斤,需要10天才能处理完成,人工费用1500元左右。

2、苔干的种植并不容易,要求严格,在特定土壤中才能生长,且浇灌次数要多,又不能有积水,因此人工管理难度大。而它的晾晒也很困难,一旦品质不好那就卖不出好价格,晾晒中如果出现阴雨天气,那就会发霉。

正因如此,尽管市场的需求大,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太麻烦,人工成本高,因此没多少人种植,大家怎么看?

#吃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