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何孙策不传位给儿子孙绍,而传弟弟孙权?孙绍结局如何?

2020-12-30新闻12

孙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活跃在东汉末年的一员猛将,人称"小霸王"。

在父亲孙坚去世后,孙策和好友周瑜一同南征北战,在汉末乱世中打下了江东之地作为基业。

就在江东初定,孙策准备趁北方曹操忙于和袁绍的战争而偷袭中原腹地时,他却意外遇伏身死。原本北定中原的大计宣告失败,而江东的未来也蒙上了阴影。

建安五年(200),孙策外出打猎,却遭遇了埋伏被刺伤,刺伤他的人是孙策当年平定江东时所杀的许贡的儿子和门客。

尽管因为孙策本就武功高强,当时没有立刻毙命,但他还是受了严重的刀伤,归宅后身体日渐虚弱,眼看就要不久于人世。

令人意外的是,孙策在弥留之际,指定了弟弟孙权为江东的新任接班人,而不是给自己的亲儿子孙绍。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孙绍的结局又如何呢?

关于孙策传位于弟而不传位于子的原因,笔者认为大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孙权能力出众,孙策认为他能够率领江东走向辉煌。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先看看《三国志》中的记载。当年孙策平定江东,孙权仅有十五岁便被任命为阳羡的地方官,在任期间,他积累了许多理政经验,且展现出了出众的内政天分。也正因此,孙策在临终前鼓励他道:

当年,朝廷曾派出使者刘琬到江东为孙策授职,而有识人之才的刘琬遍观孙氏子弟,说道:

在《江表传》中,也有孙权曾经协助孙策谋划事务,展现出令其自认为不如的智慧的记载。

这些都说明孙权的能力确实是非常优秀,因而孙策在就要撒手人寰之际,自然是能够放心将大业托付给孙权的。

第二点,便是孙绍当时过于年幼,难以承担使江东兴旺的重担。

关于孙绍的年龄,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绝孙策去世时仅有二十六岁推测,孙绍的年龄最多也就是个位数。

让这样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去管理当时刚刚平定不久,对内需要安抚各大士族,山越蛮夷,对外需要和刘表,曹操等老狐狸抗衡的江东,实在是过于艰难。

在太平盛世,皇帝驾崩后幼子继位的事例存在不少,但那是因为盛世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加上贤臣的辅佐,所以即使是幼主也能够坐稳江山。

我们以史为鉴,也知道幼子继位后,如果遇到外敌入侵、权臣专治等情况,王朝往往会走向衰落甚至毁灭,这当然不是费尽心力才开拓江东基业的孙策所想要看到的。

处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贸然传位给一个孩子无疑是个非常愚蠢和不明智的行为。指望一个年仅十岁,极易被操纵和欺瞒的孩子保住甚至发展江东,这显然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孙策名义上是江东之主,但掌握经济命脉的各大家族是他惹不起的。一旦这些家族认为孙绍年幼可欺,那么江东就离被替代不远了。

第三点,笔者认为是出于江东当时的形势。

关于江东在汉末乱世面临的局势,在上文中已经进行了一些阐述,江东之地看起来依仗长江之险牢不可破。但其实是内忧外患重重,不但外有强敌,内有豪族,外族。从曹操南下后大臣们大多主张投降也可以看出,臣子们大多只顾自己的利益,并不会为孙家赴汤蹈火、牺牲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传位给相对成熟,有威望,有能力和潜力的孙权,比起传位于资质平平、毫无名望,容易引来朝臣不敬的孙绍自然是个更好的选择。

而且,我们从孙权继位初期"诸将宾客为礼尚简",也就是众臣嫌主公年幼,都不愿意郑重其事以礼相待,只有周瑜一人"独先尽敬,便执臣节"一事可见,如果是孙绍继位,情况只会更糟。

综上所述,其实孙策选拔继承人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稳稳接过自己的衣钵,是弟弟还是儿子,对他来说并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择孙绍,那么新建立的江东政权就很可能在内忧外患下灭亡,即使一时存活,未来也迟早会因为主上年纪轻,能力弱而无法进一步发展。

而选择孙权,至少他当时已经是十九岁,即将成年,最重要的是他能力出众,迟早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君主。至于孙绍最后的结局,史书中只用一句"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介绍,连他是何时去世都没有记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孙权#孙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