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杂谈:康熙皇帝之所以会被选为帝位继承者,竟是因为他出过天花

2020-12-30新闻10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病死在紫禁城的养心殿,其遗诏中写道:

顺治帝遗诏:

朕子玄烨佟氏妃所生,年八岁,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

根据遗诏,顺治帝的皇三子玄烨于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九日在太和殿即位,当上了皇帝,年号“康熙”,其中“康”表示“安宁,平静”的意思,“熙”则表示“兴盛繁荣”,“康熙”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万民康宁、天下兴盛”的意思。虽然玄烨当上了皇帝,但是他的年龄仅有八岁,即位后当时暂时居住在保和殿。

玄烨的即位,没有经过皇太极即位时采用的推举制,也没有经过顺治帝即位时剑拔弩张的你死我活的争夺,他的即位是顺治帝与生母皇太后协商的结果。然而,这协商的过程,却是颇有内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清初,皇位的继承,并未规定必须父传子,而非子不传。而顺治帝病重时,虽然生育了8个儿子,有6个活着的,但孩子的岁数都很小,最大的皇二子才九岁,最小的皇八子才两岁。于是,顺治帝倾向于在自己的本家宗室兄弟中选择一位继承者,以此避免因皇帝年幼而再次出现皇权旁落的现象。对于顺治帝的这种担心想法,他的生母孝庄文皇后却不以为然,她认为,子继父位乃是天经地义,大清国皇位的继承者必须在顺治帝的皇子中选择,这样,一来可以使新皇帝的血脉是得自皇太极和顺治帝的直系血统;二来新皇帝也是自己的亲孙子,身上也会流淌着自己的血脉。虽然顺治帝的11个兄弟中还有5个,但这5个兄弟皆不是皇太后所亲生。如果让他们中的一个人继承了皇位,那么这个人死后的皇位继承人,则不可能是顺治帝的儿孙,因此,流着孝庄文皇后血脉的顺治帝子孙,今后势必与皇位永远无缘了。入关已18年的皇太后受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认为如果因自己孙子岁数小而就此失去了皇位继承的权利,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因此她有必要并且是必须要采取措施给予制止,其措施就是直接否定顺治帝的初衷想法。

为了达到自己的这一目的,孝庄文皇后求助了一个叫汤若望的洋人。对此,《汤若望传》上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一位继承的皇子尚未诏封,皇太后立促皇帝作这一件事情。皇帝想到了一位从兄弟,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的见解,都是愿意皇帝由皇子中选择一位继承者。……这样皇帝最后……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的皇子为帝位之继承者。当时为促成这一决断所提出的理由,是因为这位年龄较幼的太子,在髫龄时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受到这种病症的伤害。

从上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顺治帝的皇三子玄烨能当上皇帝,是因为皇太后和宗室都反对顺治帝的想法,即新皇帝在顺治帝从兄弟中选出,而是赞成子继父位的继承方式。于是,顺治帝选定了自己的一个皇子为新皇帝,其理由是他已经出过天花,不再会得天花病了。

#清朝#康熙#顺治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