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年人是没有爱情的,早看开了!

2020-12-30新闻16

01

听一个中年离异女性讲。

她42岁,离异后对婚姻的态度是,如果能遇到值得托付终身的,就嫁,如果遇不到就一个人过,不强求、不勉强,反正也没有谁能陪自己走到最后。

至于爱情,她有着年轻时一样的憧憬,可自己却变得不再纯粹。

后来她开始了一段恋情,和对方交往了有半年,怎么说呢?她确实很欣赏对方,在那半年的时间里都是想和对方认真交往的,也被对方的有趣深深吸引着。

认真了、投入了、付出了,同时幸福过,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

这些都让她觉得,如果有一天两个人分手了,自己肯定会有窒息般的绞痛感,不曾想当真的分手后,她却只是有一点儿难过,根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会哭的肝肠寸断,或者有舍不得和不甘心的执念。

对于那样的难过,更多只是突然又要习惯一个人的生活了,从而有了些许失落罢了。

所以她就想不明白,同时是分手,为何自己没有年轻时的悲痛和伤心了,也确确实实认真付出了很多,并且幻想过两个人的美好未来。

最后她总结出一个答案,内心早已接受了分分合合、生死离别是人生的常态。当步入中年以后,心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感觉把一切都给看开了,对自己而言,好像什么都很重要,好像什么又都没那么重要。

不会再因为拥有某样东西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再因为失去某样东西而悲痛欲绝。

具体来形容那种感觉,很高兴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离开,反正也没有谁能一直陪谁到最后,失去了就失去,在一起的时候快乐过就够了。

当失去了那种快乐,我还能找到其他的快乐,将其代替,至于爱不爱的,又不是生命的唯一。

中年人早不把爱情看得那么重要了,即使有,就有,没有也还一样生活,当站在了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时,一切得失都在承受范围内。

02

吃饭七分饱,爱人六分情,年轻人总是做不到,爱上了就要付出全部的感情和精力,也希望收到对方的十分情,美好的愿望总是眼里只有彼此。

然后势必要爱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爱情排在人生的首位。

可中年以后的人,从来都是把生活排在人生首位,即使想要为爱情无私付出,也会先给自己留好一条退路,决不允许一无所有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

其实是理解了,爱情不能饮水饱。

不像年轻的时候,觉得拥有了爱情便拥有了一切,那么爱情则是生命的全部,值得放弃和牺牲一切东西去追求。

当你把所有人生希望都寄托在爱情上时,爱情便成了堵住自己的一面墙,所以在分手了,是用头撞破了这面墙,有头破血流的难过。

爱情发生的三个前提,

简单、纯粹和无私。

但有没有想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东西都是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也许并不是自己愿意的,但真的多了很多现实羁绊,也到了输不起的年龄。

一对中年情侣的谈话,男问女:“你对我有绝对的信任吗?”

女认真想了想,回道:

“没有,信任你的同时,我还保留着一丝防备,不只是对你,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于是男说:“我很高兴你能跟我说实话,其实答案我早感受到了。”

经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的改变,同时也磨灭了我们身上的很多美好,就像一张白纸上被涂满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即使你努力擦拭掉自己不喜欢的颜色,至少还有印痕的保留,再被你涂满了喜欢的红色时,总有那么一小块地方是不纯、不够的。

而这样的爱情,也早已变了质,起码没有我们都向往的那么纯粹了。

03

在外吃饭听到邻桌两个中年人的谈话,其中有一个是单身,被另一方问:“找个差不多的人嫁了吧,瞎折腾什么,难道你想等爱情吗?”

被问的人白了一眼,自嘲道:“爱情?你是在说笑吗?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有爱情吗?”

后面又跟着补了一句:

“中年人是没有爱情的,早看开了,都看开了!”

根据她们的谈话,再根据我之前听到的类似的观点,大概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爱情成了中年以后的人的向往,但很难达到爱情的纯度,所谓的寻找爱情,遇到了爱情,也只是借用了爱情的旗号,实际上是什么?

看着不厌、相处不累,以及没有经济利益冲突,再有一些小温暖,细节上的关心和体贴。

中年人所谓的“爱情”,大抵如此,很少有绝对高尚的无私存在,把一切生活的基础建立在爱情之上。

看着不厌,是视觉上的舒服,然后在精神上彼此都没有强烈的控制欲,不会试图改造对方,从而尊重对方的一切与自己的不同。

也许,很多时候是我们都把爱情理想化了。

现实中的爱情,总会有现实的一面,而这最现实的一面,就是利益和价值。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现实的生活已经容纳不了绝对高尚的爱情存在了。

终究还是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缺失部分,这才有了对爱情的幻想,继而拥有孜孜不倦地动力。

也是年轻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生活的面目,带着自己的理想,以为有情便能饮水饱。总归,再好的爱情也没办法一直保持成轰轰烈烈、火花四溅的,后来,还是被落实到了生活的细节处,于平凡中走向稳定。

--END--

#爱情#中年人#幻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