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战略失误一切白搭?历史上战术成功,战略失误而惨败的3场大战

2020-12-30新闻71

二战之后,美国在越南战场上,依靠先进的武器,赢得了大部分战役,但却输掉了整场战争,这主要是美国在战术上成功了,却在战略上失误了,它发动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战略失误。

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战术上成功,但是在战略上失败了,最终导致输掉了整场战争的事。

一、建文帝削藩策略失误

朱元璋坐稳皇位后,为了保护大明江山,他将自己的一众儿子皆封王,让他们镇守边疆保大明江山。同时,为了避免功臣威胁大明江山,朱元璋在其晚年时,将跟随他打天下的一众功臣,大部分杀掉了,这导致建文帝继位后,外部的藩王实力太强,威胁到了建文帝的江山,但内部由于朱元璋诛杀功臣太多,以及大多数功臣之后也被牵连其中杀掉了,这让他无良将可用。

建文帝的削藩在战术上来说是正确的,因为燕王、宁王等藩王势力太大,尾大不掉,威胁到了皇权,即便是不满削藩的朱棣,自己称帝后,也依然选择削藩,但是建文帝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朱元璋在世时,杀了太多功臣,让建文帝手下缺少人才,他只能重用黄子澄等儒生,他们引经据典,以汉景帝时期的七亡之乱为例,建议朱允炆削藩,即便是藩王造反,他们也能轻松平定藩王之乱。

但这是典型的书生之见,纸上谈兵,因为他们没有考虑过,汉景帝能平定七王之乱,是因为他手下有个周亚夫,但是建文帝的周亚夫在哪里呢?没有周亚夫,即便诛杀晁错又能如何呢?

后来黄子澄给建文帝推荐了李景隆,让他率兵平叛。李景隆才能平庸,不是朱棣的对手,所以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他惨败给了燕王朱棣。这让建文帝丢了江山,成了叔侄斗争中的失败者。

二、唐玄宗错误应对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已经有迹象表明,安禄山准备谋反,但唐玄宗昏聩,对臣子的提醒置若罔闻。即便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还不愿相信安禄山会造反,当大片土地落入安禄山之手后,他才不得不信。

安禄山是三镇节度使,手下拥有15万之众,大多是在边疆久经战争的精锐士兵,其中还有不少胡人士兵,这导致他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悍,而大唐和平时间已久,军队疏于训练,战斗力堪忧,所以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潼关守将封常清、高仙芝认为,应该坚守不出,死守潼关,消耗安禄山大军的锐气,唐朝的支援兵马赶到后,可一举将其击败,平定叛乱。

唐玄宗年老昏聩,他听信奸佞谗言,杀了封常清、高仙芝。随后,让哥舒翰代替两人,哥舒翰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对战场局势很了解,他建议唐玄宗死守潼关,等援军到来后再出关迎战。但唐玄宗过于轻敌,还急于平叛,下命令让哥舒翰出关决战。哥舒翰被迫出击,最终惨败给了安禄山,他也被士兵擒拿,绑缚给了安禄山,潼关就此失守,随后长安也落入安禄山之手。

这场战争,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战术上很正确,但唐玄宗战略上出错了,导致唐军惨败给了安禄山。

三、秦国输掉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时,白起诱敌深入,坑杀了45万赵卒,这让赵国元气大伤。此时白起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但秦国丞相范雎害怕白起功勋太高,威胁到自身的地位,所以他收了赵国的贿赂后,以秦军伤亡太多,不宜再战为由,劝说秦王让白起撤军。这件事,也让白起和范雎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次年,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秦王再次派兵攻打赵国邯郸,他让白起为将,但白起认为,此时赵国上下一心,十分团结,再加上邯郸城池坚固,易守难攻,以及其他各国也会出兵帮助赵国,所以秦军没有胜利的希望,所以他不愿出战,但秦王不愿听白起的劝告,最终输掉了邯郸之战。

准确来说,白起在战术上很成功,看出了双方的优略,认为秦军没有胜利的希望,但是秦王在战略上失误了,他不顾白起的劝告,要坚持攻打邯郸,不过派出的大将久战不胜,还是输掉了邯郸之战。

#君王皇帝#安禄山#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