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宣医科普|最强寒潮来了,脑血管病患者如何保护自己?

2020-12-30新闻4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也是病情波动、容易复发的季节,大部分原因与生活调摄不当有关。脑血管病患者更加安全地度过冬季?我们从衣、食、住、行和进补等几个方面和大家说说。

入冬准备

入冬之初,应到医院做一次血生化、凝血功能、TCD和颈部动脉超声复查,了解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的控制情况。听听医师的建议,必要时调整中西药物治疗。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和防止脑梗复发的药物不要自行停药。

生活起居

民间也有“猫冬”之说,意思是说冬季要“藏”,藏什么呢?就是我们的阳气,具体怎么做呢?

1、早睡晚起,多休息。早晨起床不要过急过猛,以免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情绪内敛、不能过度波动;注意保暖、不要裸露肌肤。这是一般人都应遵循的。脑血管病患者更要注意出门带好围巾和帽子,避免冷风刺激头颈部引起血管痉挛。头为诸阳之汇,后颈部有风池、风府、大椎穴位,均需格外保护,防止风寒侵袭。这是冬季养藏的方法。

2、脑血管病患者在冬季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强度中等的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促进心血管的健康,但运动量过大则会加重心脏负担。不要晨练,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等阳光充足的时候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3、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最好在20分钟以内,以免浴室中的水蒸气造成供氧不足。脑血管病患者也不适合长时间泡温泉,避免大量出汗损伤阳气、血容量减少,引发心血管疾病。

合理膳食

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要保证足够的蔬菜水果和适量的坚果及鱼类。

1

要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利于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如芹菜、白菜、裙带菜、土豆、胡萝卜、水果、薯类、燕麦、糙米、小米、红豆、豌豆。

2

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胆固醇,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如蔬菜类(大蒜,洋葱、大葱、姜、花菜、韭菜、萝卜、冬瓜、海带、紫菜、菇类及豆制品)、鱼类、水果、奶类、坚果、燕麦、茶叶、橄榄油、牛油果、菜籽油等。

3

天然维生素在脂质代谢以及软化脑血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维生素E(小麦胚芽、豆油、玉米油、西红柿、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坚果、猪肝等)维生素C(各类新鲜水果)、B族维生素

适当进补

中医学认为,要顺应季节养生。进入冬季,需要进行适当的滋补,以储藏能量,为下一年做充分的准备。

1

根据体质进补

不少人有“虚不受补”的体会,进补不当会有口干、口疮、牙龈发炎、便秘等上火的现象,或腹胀、食欲减退等现象。这是因为进补也要根据体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脑血管病患者的体质为虚实夹杂,脾气虚、肝血虚、肾精虚是共同的基础,造成代谢功能下降,也往往“因虚致实”,产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所以盲目服用温热的食物(羊肉、鸡肉、兔肉、桂圆)或药材(人参、黄芪、当归)甚至会导致血压、血糖、血脂、血液黏度增高,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2

不可控因素

常用方法有滋补、温补、平补、清补;可“食补”也可“药补”;要纠正“无肉不补”“无药不补”的错误观念,五谷粮食、蔬菜瓜果最适合冬季清补和平补。

清补法:是补而兼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等。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热、食少、便干、水肿等症状的属于阴虚内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适当选择一些补虚、除热的鸭肉、鹅肉以及百合、山药、糯米及绿豆制品。

平补法:服用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多用五谷杂粮等素食来补,少用甚至不用大鱼大肉。平补食材有山药、萝卜、莲藕、芡实、枸杞子等蔬菜粮食;平补药物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

温补法:对有畏寒、气短乏力等症状的属于气虚阳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有益气、温补、活血之功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等对有体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体征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较为适宜。有明显气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进补阿胶。有腰膝酸软、小便频多、失控等肾虚症候的,可选用黑芝麻、核桃仁、枸杞子、桑葚、山萸肉,杜仲炖鸡。

有些老年人五脏俱亏,气血阴阳皆不足,这时常常从补益脾胃入手,起到调理恢复身体功能的作用,如山药、资生丸。相反,若用峻补药物,脾胃不能消化吸收,也就起不到补益作用。红枣,有“脾之果”的美称,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和胃健脾之功效,为《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

如何防止滋腻:陈皮,能理气宽中和胃、燥湿化痰,对脑血管病患者多脾虚痰湿体质特别适合,如果在进补过程中有腹胀、痰多、大便不成形的情况,可加入少量陈皮泡水、煲汤。

#心脑血管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