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两千里路山水遥望,三十六时辰宽颜解纷,诉前调解促两企言和!

2020-12-30新闻5

?...

我想走的路不怎么顺畅,

我想读的书都有钢铁的重量,

我想打开的门都已经关上,

我想冷不丁的划破肃穆的思想...?

张楚的这首《我想,我想》,用民谣的曲调和朴实的话语,

唱出了人生的理想与无奈。

生活如此,生意亦然,有时并非企业有意违约、延误工期,而是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或能力的误判,导致双方生产经营面临风险,发生损失,倘若诉前调解到位,多元解纷得当,能够在法律的框架下促成双方和解,那么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诉讼成本,更可以保障企业资金与名誉的权益。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案例就是这样一起涉及异地两家企业的诉前调解案例,且看法官与调解员如何悉心调解,力促言和。

合同签了活没干,违约之后退钱少,被告!

2019年2月,荣成某汽配公司(以下简称汽配厂)因业务需求须委托外单位开发生产一批汽配模具,因前期曾与浙江某模具厂(以下简称模具厂)有过合作,遂双方签订模具开发生产协议,双方约定“乙方(模具厂)应在收到甲方(汽配厂)模具款后90天内完成模具的开发调试”,此外协议第六条第2款规定“若乙方研发和技术等条件不具备开发此产品能力则构成违约,乙方自愿承担违约金60万元”,后汽配厂支付模具款10万元,模具厂开始研发。

但,这次合作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顺利。模具厂低估了此套模具的开发难度,眼看90天的开发调试期临近,他们仍未拿出设计方案。果然,模具厂没有按期完成开发设计,构成违约的厂方首先是主动退还了10万元模具款,同时该厂经理梁某迅速与汽配厂老板孙某取得联系,通过电话表达了歉意并希望汽配厂能够念在以往交情上让自己少付一些违约金。但双方还是因违约金事宜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并诉至法院。

诉前调解耐心劝,双方会面解心结,和解!

受理该案后,考虑该案事实清楚,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案件被分流至速裁团队审理。承办法官认为本案双方均为企业,且相隔甚远,既然此前有合作过的经历,为了减轻双方诉累,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应该从诉前调解入手,尽可能促成双方和解。

于是,在法官的指导下,速裁团队特邀调解员高大姐迅速开展了线上调解,通过电话为荣成、浙江两地的当事人穿针引线、传言递话、从中调解,但“隔空喊话”的双方依然僵持不下。

“当初我念在故交想让他少赔点,谁知他得寸进尺只愿意退还10万元模具款完事,我的损失难道就值这点钱,他必须按照协议赔我60万!”孙某很气愤。

“没能如期履约是我们的责任,但疫情冲击下企业资金很紧张,能不能再商量商量少赔点,60万真的有困难...”梁某很无奈。

如果照此发展,那将和解无望,走向庭审后双方的诉讼成本都会增加。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模具厂有一笔生意正巧要到胶东谈合作,于是调解员劝解梁某,希望他能谈完合作后与孙某当面协商,毕竟“见面三分情”,面对面地协商兴许会出现转机。梁某应允。

12月14日,梁某到达荣成。

72小时后。12月16日,在特邀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当面和解,模具厂除了前期退赔的10万模具款外,愿意再赔付12万元违约金,案件至此圆满调成。

两千六百里,是距离的阻隔,

却隔不断人心,

三十六时辰,是时间的一瞬,

却调得成家长里短,

商案纠纷。

用心调解,用情感化,

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

我们都是追梦人!

| 声明:除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我们一直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