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个人有没有层次,看看他的家就知道了

2020-12-30新闻4

文/雪落无尘

我们能快速了解一个人,不仅仅能从交往的细节看出来,也可以从对方的家中看出来。

一个人的家藏着他的生活习惯和状态,特别是通过物品的摆放程度,能看出他的价值观。

有的人家中非常脏乱,垃圾桶里堆满了垃圾也不扔,地板上也有肉眼可见的灰尘。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都收拾不好,那他怎么能做好其他的事呢?

我们住的地方不只是容身之所,更反应了我们对生活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一个认真的人,家里一定是整洁干净的,那他在工作上也会一丝不苟。

一个懒散的人,衣服堆成山,家里再乱也不愿意收拾,还找理由拖着。

这样的人在工作方面,也会能拖再拖,害怕麻烦。

可以说,一个人有没有层次,看看他的家就知道了。

01

前段时间,去一个同事家做客。

他们家房子不小,却给人一种非常压抑的感觉。

屋子里放着数不清的杂物,阳台上还有很多纸箱。厨房垃圾桶里的垃圾都要掉出来了,也没有倒掉。

冰箱里堆满了过期食品,散发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味道。

同事不好意思地解释,因为这半个月一直加班 ,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做大扫除。

回来时,我们都明白了他在公司得过且过的原因。

同行的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都不愿意收拾,那他还愿意做什么呢?

曾有研究显示:越有成就的人,家里面往往越干净。

而那些没有能力的人,才会把自己置身在脏乱的环境当中。

以小见大,家的洁净程度看样子是小事,但能看出他这个人的状态。

记得上学时,我们学校总是要评比出最干净的寝室,给予奖状鼓励。

那些学神们的寝室,总是洁净如新,学习用的书籍也码放的整整齐齐。

可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寝室里总是脏乱差,书籍也被扔的哪都是。

那些自律的人,在生活的任何方面,都会归置的井井有条。

好吃懒做的人,家里面都不会太干净,也不会搞好个人卫生。

那些积极生活的人,家里面总会生机勃勃,非常温馨。那些压抑的人,他的家都会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

让家里保持干净,不一定非要去特意花大价钱装修的漂亮,而是用自己的双手,让这个家变得更简约一些。

有时候,我们的心总是静不下来,可能就是因为家里很乱的关系。

如果家里很干净,无论自己有多烦躁,总能不知不觉静下来。

02

现在很多中年人的家中,装修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家里面一定是非常洁净的。

家里一尘不染,所有的衣物都叠的整整齐齐,让人一看到,就会感觉非常舒服。

母亲的朋友,前几年买了新房,在搬家的时候,我和母亲过去和朋友、朋友女儿一起吃了顿饭。

屋子虽然不大,但装修非常简单,布置的也很温馨,放眼看去,就用一个词来形容:干净。

之前的她也不是这样,慢慢才变成现在这副样子。

当时,母亲朋友的丈夫不忠,为此她非常生气,每天和丈夫吵架。

那时候,母亲一去她家,屋子永远都是乱的。

她丈夫从不收拾,她因为怄气也不愿意收拾,才造成现在这副模样。

后来,她搬了出来,租了房子,因为手里的钱没有那么多,只能租老房子,那是个老小区,有二十多年了,虽然人流量大,但里面还是很老。

或许是因为她想开启一段新生活,看她装扮的屋子,好像不是租来的,屋子家具虽没那么多,但看起来整洁舒适。

书桌上铺着格子桌布,放着一个花瓶,插着有淡淡花香味的百合。

窗户上还挂着白色的纱帘,可以阻挡阳光。

因为是冬天,家里有点凉,她拿了毛毯,没有衣柜,她就让孩子帮忙在网上买了一个简易衣柜。

里面也能放不少东西,她叠的整整齐齐。

母亲夸她租的这个房子不错,朋友告诉我们,刚搬进来的时候,这房子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

地面上满是灰尘,家具也是破破烂烂的,还有一盆开败了的花。

于是她花心思,把这套老房子,慢慢改造成现在的样子。

我们的生活或许总是起起伏伏,但无论有多难,生活都是属于自己的。

不要因为房子破,就否定了自己的人生。

03

每个人的家,都有不同的美,可惜很多人没有发现罢了。

曾看到一名作家,他是个很懂生活的人,大学毕业时,薪水很低,只能和别人合租。

他只有一个小卧室,没有任何装修。

即使这样,他还是拿出存款,买了一个小书桌,做了一个阅读的小角,还有舒服的床垫。

每隔一周,他都会去花卉市场,买些鲜花放在房间里,让小小的房间增添了几丝生气。

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他还会研究怎么装修,买最喜欢艺术家的作品,想办法让自己住的更舒服。

他会买不同颜色的小灯,让这个家看起来更加温馨。

工作累了,在休息时间,他就修剪花枝。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放松自己,不需要去考虑工作生活。

这也是很多人想要家的原因。

有些时候,你家里的样子,决定了你的命运,别不信。

无论你有多大的成就,排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家,只有家变好了,你才会变好。

家里干干净净 ,洁净如新,这就是生活最美好的模样吧。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