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世界纪录由我们创造

2020-12-30新闻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世界纪录由我们创造”

——记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杨明清

全自动化码头,代表着海洋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端形态,是一个国家港口综合科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者——“连钢创新团队”,攻克世界技术难题,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创造了47.6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嬗变,为全球智慧港口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方案”。

“世界纪录由我们创造。”截至目前,该团队已受理和授权专利多达12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构建了国内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获得了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港口协会特等奖等20余项奖项。

“连钢创新团队”在现场研究创新。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摄

从跟跑到领跑

2013年,世界自动化码头已历经3代,设施及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所垄断。

彼时,作为全球港口大国,中国在世界前10名集装箱大港中占据7席,但在象征全球港口最强科技的全自动甚至半自动化码头榜单上却寂寂无闻。

这让青岛港人坐不住了。用“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的话说,“不甘心”。

2013年2月,这位因肺癌手术尚在家休养的码头老员工,在接到集团领导的电话后,不顾家人反对和医生劝阻,毅然决然地拉上20多名同样“不甘心”的青岛港技术骨干,组建起技术项目组全面攻坚。

自动化码头建设融合了多项前沿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被誉为“大国重器”“贵族码头”。建设之初,对于青岛港的大胆尝试,业界充满了质疑。

面对国外技术垄断、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连钢创新团队”抱着“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努力自主创新。

负责网络系统的徐永宁,在码头数据中心调试的关键时期妻子确诊癌症,他白天上班、晚上陪床,从没有耽误过工作;堆场组的管廷敬,在攻坚决胜阶段,1个月顾不上回家,错过了见母亲最后一面……自动化码头建设期间,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

最终,该团队用3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研发路,用国外同类码头65%的投资成本建成了第一个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世界一流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让高高在上的“贵族码头”变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运营的“平民码头”。

从掌握核心技术到创造核心科技

此前,在自动化码头领域,4家欧美工业巨头形成垄断,联合提供技术并捆绑销售。

面对核心技术的封锁,“连钢创新团队”硬是凭着一股拼劲和钻劲,翻烂了一本本行业书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锐意创新流程再造,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把国外常规设计工时压缩了三分之二,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码头系统集成创新,破解了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将工业互联网与码头生产场景深度融合,创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器人等技术,在自动化码头布局、流程、生产、装卸以及集成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人、数据、机器有机连接和高效运营,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码头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自主创新占总体创新90%以上。

正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开港作业至今,自动化码头几个主要系统累计升级近200次,优化功能2000多项,已经成为一个可智能决策、系统管理的“最强港口大脑”。

同时,该码头还首创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攻坚了一批世界级的原创科研成果。例如,ECS设备控制系统是码头的“小脑”核心,为了彻底摆脱国外技术垄断掣肘,“连钢创新团队”毅然放弃与国外唯一供货商的合作,自主研发,历经数月封闭攻关,最终成功上线运行。他们在全球率先创出AGV自动导引车充电新模式,打破了之前全球通用的铅酸电池方案技术垄断,实现了从“掌握核心技术”到“创造核心科技”的跨越。

从“中国方案”到“中国标准”

“要干,就要占领世界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制高点,就要引领世界未来港口的发展趋势,就要干出百年不朽之作。”这是张连钢在二期码头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

尽管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一期已是世界最先进、最高效的自动化码头,但在二期工程建设中,“连钢创新团队”没有简单复制一期方案,而是始终瞄准领先的目标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山东是富氢大省,而5G技术是未来自动化行业竞争的蓝海,如果能在自动化码头上将氢气与5G完美结合,就可以抢占智慧码头建设的制高点。

2018年8月,“连钢创新团队”吹响了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的号角,2019年11月28日,短短15个月时间,集合了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运用5G+自动化技术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投产运营,按照码头年300万标准箱吞吐量计算,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640吨,达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科技水平。

德国工业4.0提出者门蒂斯在参观后感慨:“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约翰·沃尔特则表示,希望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标准化推广到全球。

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平均装卸效率36.2自然箱/小时,超过全球同类码头50%以上。截至2020年10月,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累计实现收入15.07亿元、利润6.76亿元,节约投资2.36亿元。相关技术已在青岛前湾港区、阿联酋阿布扎比、意大利瓦多等码头推广应用。

编辑:肖天

#码头#连钢#青岛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