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 弘扬传统文化 , 提振文化自信 ” ——走进邱县非遗之“舞狮篇”

2020-12-30新闻10

表演现场 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表演现场 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中国舞狮,历史久远,且地域分布极为广泛。据资料记载,舞狮源于汉代,见载于《汉书.礼乐志》,盛于南北朝,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唐代以来,舞狮更是盛行于中国民间,遍及南北各省。据《新唐书.礼乐志》载;当时的“五方狮子舞”,艺人和道具均有定制:设五方狮子,高丈余,饰以方色,每方狮子有十二人,画衣执红拂,首加红抹,谓之“狮子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邱县非遗之“舞狮”。

邱县张庄舞狮子已传承近二百多年,一直流传到现在第十二代舞狮高手朱亨通、朱俊良等人继承。他们组织有四十余人,在继承前辈舞狮技艺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巧风格。舞狮表演形式多样化,常常受邀到各地庙会、集市上进行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百姓的欢迎和赞扬。

舞狮的主要表演形式有:狮子抢绣球、滚绣球,一对狮子直立跳跃,前腿离地旋转180度,跳长板凳、沿板凳,直立、双狮上梯子,更有在方桌上蹦跳,用五张大桌子叠起来,狮子爬桌,从第一张桌子爬到第五张桌子,一边爬,一边做出许多姿势。一头狮子爬上来,另一头狮子也爬上来,两头狮子一齐从桌子上跳下来,落到地面,仍然是个狮子形象,滚着,舞着,在地面上一边行进,一边起舞,表演各种各样绝技。

前辈舞狮技艺从没有间断过,在狮子团领导人朱廷民、朱建仁的带领下,数百名青壮年甘当徒弟,利用农活空闲及晚上的两个小时,学习舞狮技艺,不怕累,不怕苦,刻苦练习,更在结合多年来舞狮技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在舞狮中运用梅花拳的拳术、套路、拳势等技艺,创作出一套有着自己独有特点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展现出舒展潇洒、灵活敏捷、快速有力的表演风格。

2015年12月,邱县舞狮被邯郸市列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责编:杨晓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