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纸张”时,欧洲人用什么记载文字?

2020-12-30新闻3

文|冯璐

幸运的是,造纸术早已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与征服漂洋过海至地中海的另一侧。

在阿拉伯人大举入侵之前,伊比利亚半岛只是个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750年,阿拔斯王朝创始人阿卜·阿拔斯政变成功,推翻了前代的倭马亚王朝,将宗室成员赶尽杀绝,只逃出了哈里发之孙阿布德·拉赫曼。拉赫曼逃至北非后,又前往西班牙,在与当地人的作战中取胜,定都科尔多瓦,建立了独立统治,史称后倭马亚王朝。

很快,伊比利亚半岛的文化便后来居上,从阿拔斯王朝的主流文化中独立出来。再加上9世纪初期,巴格达的政治分裂驱使部分学者远走避难,到公元10世纪,哈凯姆二世建于科尔多瓦的图书馆中已有藏书40余万册,连图书馆中关于作者和作品的索引都有44卷之多。在阿巴斯王朝的落日余晖中,一场造纸术带来的、令阿拉伯人望尘莫及的革命已经席卷而来。

位于西班牙科尔多瓦瓜达尔基维尔河上的水磨,建于 9 世纪

当已臻成熟的雕版印刷术和尚处于萌芽的活字印刷术已使书卷成为中国人生活的日常,远在欧亚大陆另一边的欧洲人还在为把字写在哪里而绞尽脑汁。较为常见的书写材料有蜡版——易干却费时费力,且材料本身的大小注定能够承载的内容有限,很难捧着一摞板子在上面长篇大论。最重要的是,只要将板上的蜡熔掉,一切便都风过无痕,至今在英语中,“a clean slate”(干净的板子)仍作为一个固定短语,用来形容一切重新开始。较为重要或者需要长期保存的内容会被抄写在羊皮纸和牛皮纸上,这种纸张柔软耐用,唯一的缺点就是因制作不易导致价格昂贵。在羊皮纸当道的中世纪,书籍更像是有钱人家中的奢华装点,是不俗的地位与财力的象征。当然,有些作品被抄录在莎草纸上,这并不意味着莎草纸更便宜,因为自8世纪始,莎草这种植物就只生长在埃及与西西里岛了。

欧洲的造纸始于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13世纪30年代,意大利北部出现了一些小规模造纸厂;14世纪中期,法国出现了第一家造纸厂;紧接着,15世纪初,德国;15世纪末,奥地利与佛兰德;到15世纪晚期,波兰与英国也搭上了造纸的末班车,只剩下北欧诸国由于原料破布的匮乏而迟迟未能实现造纸。

#纸张#欧洲人#世纪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