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居民半夜给楼道刷漆美化环境,在“犟孩子”家门前挂“孝”字警醒,老小区散发浓浓文化味

2020-12-30新闻24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钟丽芳 视频剪辑曾超

昨日,迎着凛冽的寒风,推开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北环路社区沿街居民楼的一扇铁门,一幅写有“近邻胜远亲”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楼梯边的吊兰、墙上的山水画、红色福联,点缀着这幢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旧楼栋——东湖路9号3栋3门。一位正要出门的居民高兴地感慨:“老旧楼道焕新颜,既温馨又惊喜啊。”昨日,装饰一新的小区,迎来不少周边居民围观。

废旧材料做书法作品,老小区洋溢浓浓文化味

楼道内的墙面上,几幅书法作品大气厚重,字体遒劲有力,楼栋“颜值”一下就体现出来了。

“走走走,往上走,还有惊喜。”在门栋长甘天才的指引下,记者继续步行上楼,随行的社区群干介绍,这些墙面曾经“脱皮”了,如今已全部换上了雪白的“新衣”,生锈的楼道栏杆用绿色油漆重新打了一层底,每一级台阶干净、整洁,壮丽的山水画、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孝”“书”等艺术文化内容鳞次栉比地装点着楼道的拐角处、墙体间,每一个节能感应灯“一呼即应”。

甘天才介绍,楼道间悬挂的每一幅书画作品,都是用废旧的边角线、吸顶灯、泡沫板、铁板等进行装裱,节约环保。打眼位置的老旧电箱上,则张贴了一张营养食谱表,居民们纷纷表示:“有内味儿了”。

北环路社区书记黄海燕表示,楼道添彩、迎来新面貌,得益于甘天才的用心付出。甘天才是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老干工作者,今年7月,他响应“党员双下沉”工作要求,到北环路社区报到,担任东湖路9号3栋3门的门栋长。“大家认可我,我就要挑起这个担子,尽心尽力地为门栋服务。”甘天才笑着说道,老旧门栋,老人多、小孩多,改善环境是第一步。

美化门栋,光靠一己之力远远不够,甘天才在凝聚群智群力工作上狠下功夫。“我们这个门栋共有5层楼,住有10户,32位居民。其中,有5户为党员家庭。”甘天才表示,经过前期逐户摸底和沟通,迅速建立起门栋党员骨干队伍,集中商讨“美化门栋”的想法和思路。

为不影响居民出行,热心居民半夜给楼道刷漆

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以账务公开的形式,每户分摊40元,用于给每层楼加装节能感应灯、楼道配色及布置装修。

10月30日,由门栋挑选出来的“特长采购员”集中购买乳胶漆、铲子、胶带等用具,“专业保洁员”对楼道上上下下进行清扫,4楼的下沉党员“夫妻档”一起刷油漆、刷涂料。在甘天才的带动下,每户居民负责所住楼层的墙体打磨、栏杆刷漆等美化工作。

为了不影响居民正常出行,甘天才揽下了台阶刷漆工作,每天深夜十二点以后,等门栋几乎没有人员进出了,甘天才这才带上工具从下往上对台阶进行刷漆。最晚时,忙到了凌晨三点左右。“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次集体劳动,每次至少两三个小时,整栋楼干劲十足的场景,我十分难忘。”他说。

楼道的灯亮了,环境整洁了,下一步怎么做?作为门栋长,甘天才的心里早就有了谱。由于从小喜欢书法,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书法特长及身边的书画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实际,通过“书香文化”助力美化老旧小区门栋。

除了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书写书法作品外,通过身边的朋友、同事等到处为门栋求字、求画。一贯秉持节约思想的他,平时就喜欢收集废旧的边边框框,对他而言,这些就是装裱书画作品的“宝贝”。

在“犟孩子”家门前挂“孝”字作品,家人说起了作用

“通过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不仅节省了装裱成本,还传递了节约与环保理念,一举两得。”甘天才透露,门栋一楼是沿街商铺,刚好两侧一个是图文打印店,一个是书画装裱店,商铺老板得知美化门栋的用意后,纷纷主动提出提供免费打印和装裱服务,还主动搬梯子钻孔、挂画,忙得不亦乐乎,大家伙儿真正做起了门栋的“主人翁”。

门栋4楼有一户住有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12岁的孩子处于叛逆期,偶尔与他的奶奶发生争执。“百善孝为先”,门栋党员骨干队伍在布置规划书画作品时,有侧重地将“孝”字挂在了3楼至4楼之间的平台。“此时无声胜有声,希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孩进行孝道文化教育。”甘天才说,听老人反馈,孩子最近听话多了。

前不久,书香门栋改造工程竣工,23幅书画作品“藏”于楼道间,这位年过五旬的门栋长还没有停下脚步。他在不断思考着如何常态化做好楼道文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赋予楼道文化新内涵。

近日,门栋进门处又设立了一个“楼道保洁工具箱管理站”,将生活中常用的扫帚、乳胶漆、铁钳、胶带等都存放在这里,方便居民有需即取。同时,门栋正着力将楼道“溢出”的电线进行统一规整,防患消防安全。

#书法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