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岛屿矮态效应 什么是环岛效应

2020-12-30知识3

什么是“城市湿岛效应”?? 湿岛的种2113类有凝露湿岛、雨天湿岛、5261雾天湿岛、结霜湿岛和雪天湿岛4102等雾天湿岛常是在1653有雾时,雾滴与周围空气间进行水分交换,市区较暖,饱和水汽压较高,能容纳的水汽量较郊区为多,形成雾天湿岛。结霜湿岛是市区有强热岛时,结霜量小于郊区,空气中的水汽压比郊区大,形成结霜湿岛。雪天湿岛的形成与雨天湿岛相似,但因气温低、热岛效应小和风速稍大等,其湿岛强度较弱。城市湿岛效应和热岛效应不同,是城市中湿度反常小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由于城市中植物稀少,所以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全部流入地下,所以空气中湿度减少。

岛屿矮态效应 什么是环岛效应

岛屿效应

岛屿矮态效应 什么是环岛效应

什么是环岛效应 是环岛效应,不是热岛效应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

岛屿矮态效应 什么是环岛效应

岛屿效应的影响因素 中国管辖海域有6500多个岛(礁),沿海岛屿由于与大陆隔离,岛上生物区系独特。南海许多岛(礁)是珊瑚岛(礁),具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特色。海岛周围海域因岛屿效应,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1)海岛以西沙东岛、海南大洲岛、大连蛇岛为例,说明沿海岛屿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a.西沙东岛 是西沙群岛27个岛礁的第二大岛(面积1.55km2)和仅有的两个礁岛之一,海拔高4~5m,由上升礁和珊瑚贝壳砂复合而成。岛的中部有鸟粪堆积,厚1.5~2m,最厚2.5m。岛上有典型的热带珊瑚岛常绿雨林,树高16m,以麻疯桐(Pisonia grandis)、海岸桐(Guettarda speciosa)和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为优势种。林间栖息着大量的鲣鸟(Sula rubripes,S.leucogaster)等。本岛四周由阶梯式的礁平台构成(三个阶分别是3~5m、15~25m、40~50m)。在礁平台上的生物分带极为明显。不同坐向又有差别,栖息的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也很大。如东北向礁平台发育好,500m浅水台地分橙黄滨珊瑚带(大量藻类聚生),苍珊瑚带和碎珊瑚带(海藻贫乏)。西南方礁平台发育不好,海藻也较贫乏,150m的浅水台地分珊瑚砾带和菊花一蜂巢珊瑚带。在这么小的岛及其邻近海域已记录高等植物200多种,底栖藻类400多种,无脊椎动物1800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