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演义中曹魏建国后的影响 仅三国演义为背景,不谈大战役,哪个小转折对最终走向影响最深?

2020-12-30知识5

简述《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各自灭亡的原因,共600字左右,三小时内, 蜀我觉得有4个原因:1.关羽的大意失荆州.2.刘备的御驾东征.3.国力的大小和人才.4.诸葛亮和姜维的穷兵黩武。关羽首先破坏了“联吴抗曹”,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这时又引出了第二个原因.刘备被桃园结义的誓言冲昏了头脑。如果他听从了赵云的话先联吴抗曹进取中原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结果,可惜他不听赵云和诸葛亮的进谏,不但把张飞陪进去,还陪上了黄忠,一班忠义之士和75万大军,导致败走白帝城,如果没有赵云来抵挡住陆逊和退掉吴军,刘备还不知道去哪里,他以为关兴和张苞能保自己吗?两人合起来还不够马超打的呢。这时又引出第三个原因.刘备败走白帝城,不久就病亡。导致蜀国资源紧张和兵力不足。后来还发展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场面.这时又引出最后一个原因,诸葛亮以为凭自己的谋略就能拿到中原?他手下能征善战的大将除了魏延就没了.况且又跟周瑜的心胸一样狭隘,如果他当初听魏延的话,让魏延领兵出子午谷,他从斜谷出兵,长安早就成为蜀国的地盘了。(魏延的话不是没凭据的,连司马懿都这么说:吾从子午谷出兵,长安早就是我的了。诸葛亮批评了魏延,王双便来出战,他问谁敢迎敌,魏延连看都不看一眼。一个王双还需要用计铲除掉,蜀国可谓是日渐衰败。自己没拿到中原不说,连自己的小命都弄丢。

三国演义中曹魏建国后的影响 仅三国演义为背景,不谈大战役,哪个小转折对最终走向影响最深?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做了哪些重要的事 刺杀董卓,反董卓联军发起者,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统一中原以及北方,赤壁之战主战方,汉中争夺讨伐刘备,与孙吴在寿春濡须争夺中原。奠定了魏国与西晋的基础。纯手打,望采纳!

三国演义中曹魏建国后的影响 仅三国演义为背景,不谈大战役,哪个小转折对最终走向影响最深?

三国演义中,最后谁赢了? 三国演义中,最后司马家2113族赢了,司马炎建立晋5261国,三国归晋。曹魏后期4102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1653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扩展资料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

三国演义中曹魏建国后的影响 仅三国演义为背景,不谈大战役,哪个小转折对最终走向影响最深?

《三国演义》中的3位开国皇帝是谁

三国演义里,为什么独尊蜀汉,却贬低了曹魏和东吴呢?

老版三国演义中 最后一个曹魏皇帝 是文章么 不是 鲍国安(曹操)杨俊勇(曹丕)王良波(曹植)王光辉(曹睿)安志勇(曹芳)姬晨牧(曹髦)汪涵(曹奂)曹奂(246-302)即魏元帝,本名曹璜,字景明,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曹魏最后一代皇帝,公元260-265年在位。公元265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陈留王,谥号为元皇帝。

《三国演义》的三国中,最后灭亡的是什么国,三分归一后,变成了什么朝 吴国,归一后变成了晋朝。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扩展资料:三国时期的另一个大国—燕国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魏、蜀、吴三分天下。实际上,在辽东,有一个与魏、蜀、吴三国性质相同的国家─燕国,该国从190年初成规模,到238年被司马懿所灭,立国48年,比刘备创立的蜀汉还要长6年。燕国鲜为人知的开国之主公孙度,也是一个堪比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乱世枭雄。公孙度和董卓部将徐荣是同乡,在徐荣的力荐下,公孙度得以出任辽东太守。不久,公孙度把辽东郡分为辽西、中辽两郡,各置太守,他还按照皇家规制设坛于襄平城郊,行郊礼天地之礼,无论车驾、仪仗、服饰都同大汉天子一般无二。在保境安民的。

仅三国演义为背景,不谈大战役,哪个小转折对最终走向影响最深? 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轴这是三国演义第21回众所周知,在这一回里,曹操放走了刘备,让刘备蛟龙入海,从此刘备再也没有被曹操抓到,直至后来刘备占徐州,得荆州,入益州一步步坐大,后来还在定军山击败了曹军的主力,杀了曹操的主将夏侯渊。所有的源头都是刘备脱离了曹操的掌控。试想刘备如果跟张学良一样一辈子被软禁,还有谁能和孙权三分天下,靠孙权自己跟曹操二分天下?恐怕不行。靠益州刘璋,荆州刘表,汉中张鲁,关中马腾父子?都不行的所以放走了刘备是曹操一生最大的错,也导致了东汉末的发展由本来的几年乱世迅速一统(秦末乱世汉高祖仅总4年就一统天下)延迟了近百年,人口从东汉末近五千万人到西晋初年建国时候才七百万人。百姓十不存一,饱受疾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