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警惕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杀手”:血栓!医生说一个方法可以预防

2020-12-31新闻42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在2008~201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肿瘤死亡因素中,血栓形成仅次于肿瘤复发占第二位。

自2014年起,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将每年10月13日定为“世界血栓日”,希望提醒世人们关注并警惕血栓这个“沉默的杀手”。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患者身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4%~20%的肿瘤患者同时合并血栓。

血栓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妇科、外科和麻醉科的医生们都知道,肿瘤患者手术血栓的风险非常高,实际上不少患者就是死于静脉血栓,占比约有9%。

肿瘤患者与血栓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密切,早在19世纪就有研究者发现了这一规律。根据近年数据,恶性肿瘤患者得血栓的概率比非肿瘤患者高4.1~6.5倍,

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于150年前就提出了血栓形成和扩大的三因素论,分别是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医学上称为Virchow三角。对应这三因素,肿瘤患者血栓高发的原因可能与临床中的各种状态有关。

一方面肿瘤患者长期卧床,经常制动72小时以上,或有上腔静脉压迫症状,容易导致血液瘀滞;

另一方面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反复穿刺静脉,或使用化疗药物、造影剂、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发生感染,都可能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还有一方面肿瘤细胞可以激活凝血通路,促使凝血物质的生成,同时抑制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的抗凝活性,因此容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

这三种因素彼此相互作用,就导致肿瘤患者的血栓风险大大提高。

肿瘤患者预防血栓,以预防性抗凝治疗为主。

越来越多的临床案例证明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得血栓的几率。有一项覆盖6942名有接受化疗的实体肿瘤患者的调查显示,经过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患者比未经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患者血栓风险降低了多达54%。

所以,原则上对于存在抗凝适应症的住院肿瘤患者,只要不存在禁忌症的情况,都建议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防治血栓形成。

对于非住院肿瘤患者,如果刚做过腹部或骨盆手术,血栓风险较高,至少在术后4周内要持续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如果是只接受了药物治疗的患者,就暂不支持进行预防性抗凝。

另外,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预防血栓虽然效果出色,但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比如肿瘤患者在近期发生过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或肿瘤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并伴有出血的,以及发生在24小时内输注了2单位及以上红细胞的出血症状,就绝对不能使用预防血栓的抗凝治疗。

还有一些情况需要暂时禁用血栓预防性抗凝治疗,包括超过48小时的显性慢性出血、血小板含量小于50×10?/L、疾病或药物造成的严重血小板功能不良、近期将接受出血高风险手术、有凝血功能障碍、有较高的跌倒风险、近期需接受腰椎穿刺或椎管疼痛介入性治疗、肿瘤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但未出血、以及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至于血栓预防性抗凝药物的选择,目前平衡抗凝效果和出血风险,且无论急性期或维持性使用,效果最佳的都是低分子肝素(LMWH)。

在有严重肾功能障碍时也可选用普通肝素(UFH),但有诱导血小板减少(HIT)的风险。

磺达肝癸钠目前的研究数据较少,但暂时看来半衰期更长,可以每日使用一次,且HIT风险也较低,但也对患者肾功能要求较高,老年或体重较轻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如果不使用或不能使用药物,下肢加压驱动也可以为肿瘤患者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还有静脉滤器可以减少肺部血栓的风险,但会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可能。

#癌症肿瘤#血栓#肿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