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聊城健全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红色物业”为居民幸福“加分”

2020-12-31新闻4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叶晨雯 通讯员 曹彬 张迪

12月18日,物业公司党员干部与中通客车厂家属院业主开展“心连心,关爱老人”红色驿站交流会。□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叶晨雯

物业服务管理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城市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

我市积极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的理念,通过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建联建 劳务合作谋共赢

“我们村成立了物业合作社,组织我们为城里小区提供物业服务,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12月25日,东昌府区斗虎屯镇后吴村物业合作社社员李春玲说。

李春玲的丈夫早年因交通事故去世,她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今年5月,斗虎屯镇组织地理位置偏远、闲散劳动力较多的3个贫困村的党支部领办劳务合作社,组织27名中老年劳动力到新区街道的39个老旧小区提供物业服务。李春玲每天从村里乘车到指定小区打扫卫生,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解决了家庭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我市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全市已有352家物业企业,从业人员达1.8万人,管理居民小区1152个。我市突出党建引领这条主线,将其贯穿到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全过程,健全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延伸党组织链条,提高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实效,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协调运行机制,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补齐短板 兜底服务聚合力

“现在小区有专门的物业管理人员,小区环境与原来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垃圾清理得及时,车辆乱停现象也不见了。”12月25日,莘县糖酒公司家属院居民王女士说。

为解决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莘县推行“一个公司支队伍、一把扫帚扫全县”改革,全面接管县城122个无物业小区。按照“一小区一策”管理模式,对小区进行垃圾清除、道路维修、小广告治理、楼道粉刷、门禁设置等改造提升。目前,莘县已安装高清治安监控设备266套,设置值班室70个,配备小区管理员126名、小区保洁员48名。粉刷楼道墙壁18万平方米,硬化路面近5000平方米,清理下水道近7000米、化粪池5000余立方米,清理陈年垃圾3000余吨。投资10万余元对供水管道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提升服务社区居民水平。

我市持续加强物业行业建设,补齐无物业小区服务短板,对无物业小区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分析研判,坚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居民小区的类型特点精准施策,结合外地经验推广在本地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市政府、东昌府区政府正和愿景集团洽谈合作,计划引进“劲松模式”“济宁模式”,力争到2022年全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打造品牌 为民服务零距离

“红色物业”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党组织领导下行业管理新机制,推动行业主管部门、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等多方整体联动,切实为群众解难题,服务小区居民。

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社区的生活环境,关系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加强“红色物业”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精准优质服务,创造优良人居环境,让居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我们坚定‘为民服务’这一根本,坚持全面覆盖、深度融合、制度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高红色物业建设水平。”12月17日,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学宏在全市加强“红色物业”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工作推进会上说。我市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物业品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物业服务市场监管机制,指导物业企业把搞好服务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鼓励支持物业企业通过自行开发、联合开发、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多种形式,把物业服务“送上网”,支持物业企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红旗驿站”设立办事窗口,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