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什么是儒学,代表人物和事迹,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康德哲学与唯识论

2021-03-06知识2

精进佛七怎么做? 佛山深远佛说佛光普渡人离尘土。佛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遗留啊!修佛得法,修法成佛。以法修;法是培育本命成长的元素,也是成佛的基本元素。。

唯识宗和西方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康德、黑格尔等)的区别是什么?

唯识究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还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有情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 ‘’唯识究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还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友情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这个问题很复杂。‘’万法由心现‘’。我们的心万能。不管说什么,做什么推理。怎么想,怎么思维,怎么确认,都是心在活动。都是自心取自心。我们的心有三个功能即一心三藏。它现有,现空,现中。现有为,现无为,现自然,现因缘。总之,她什么都现,什么都是他随缘变化的产物。因此。不管你打的妄想是什么,怎么长怎么短,都是他自己跟自己在捉迷藏。做游戏而已。下面谈一谈:‘’识‘’。一念不觉,有无明,这个无明称为阿赖耶识,也叫含藏识。无明不觉生三细。这个三细指的就是我们的见性即第七识。第七识也叫‘’转相‘’。这个转相,它既可以转回到第八识,也可以转到前六识(即耳识,舌识,鼻识,身识,意识)。自由度很大。我们能成佛是因为这个转相。迷惑颠倒为众生也都是拜他所赐。唯识论的识,就是指它。它是由我们的一个念随缘变现出来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天人鬼畜。牛马猪羊。有情无情。都是这一个‘’识‘’,在自导自演。

什么是儒学,代表人物和事迹,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儒家,亦称儒学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

什么是儒学,代表人物和事迹,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康德哲学与唯识论

怎么看待2020年复旦插班生难度? 考了复旦的同学过来分享分享,反正我是有点自闭的,本人理科,线代题目有一题没做,高数部分确实偏难了,…

唯识究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还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有情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 佛法既不讲唯物,又不讲唯心,而主张唯识。这个识讲起来就复杂了,不是指我们的第六意识心,甚至也不是我们所谓的潜意识,是比这些都更深层的业识心。世人往往把心与外境对立起来,重视外境而忽略心性,甚至为物所役,或者重视心而忽略外物甚至否定外物,这都是不确切的。唯物,重视物质;唯心,重视精神。佛法是物质与精神并重,且认为物质与精神是一体的,故佛法既非唯物也非唯心。佛教揭示了人生、心物的真相-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世俗说的唯心主义是第六意识心上的唯心,属主观唯心;佛教所说的三界唯心的唯心是比第六意识心更深层的业识心,属客观唯心。“万法唯心”指诸法由深层的业识心决定,不随人的浮浅意识心中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哲学上认为的唯心是指自己和同类人感知到的才认为存在,感知不到的就认为不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佛教的理论是,首先承认万物外相上的存在,但是这种外在的森罗万象的存在,但并非“真实不虚”,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着。而且外境的存在与我们的心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说,现在我们的环境,就是由地球上所有众生的共业共同决定的。如果我们所有的众生的心识都能向善,那环境就能变好。当然我们说“一切唯心造”,但这句话的。

唯识学与心理学是什么关系? 最近在回覆一些有关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96 7005/answer/146204914的问题时,将我几个月前的记忆又翻弄了出来。其实让我来谈「唯识」,我很没有底气,因为我。

何谓五蕴八识?八识是唐玄奘(602-664)留学印度,穷究无著、世亲唯识论,带回唐朝的认识论大纲。五蕴是释迦牟尼佛,讲解原始佛教圣四谛,苦谛因由-求不得的总原因-五蕴。

谁能介绍一下叔本华和他的思想? 只读过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世界的意志和表象),可以大概讲一下。答案分了四段,第…

#康德哲学与唯识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