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弱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战胜强袁绍

2020-07-23新闻7

虽说“得人者昌”,但还有一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袁绍身边也并不缺乏人才,甚至还有一流的谋士。但关键是袁绍这个领导实在是三流货色,你能指望一个三流的人能带领好一群一流的部下吗?

袁绍也得了不少能人,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由此可见,得人者固然可昌,但如果领导是个窝囊废,得人才再多,也不会昌!袁绍就是其中的典型,其他还有诸如吕布,曹爽,张绣,刘表等人。

许攸最初是给袁绍献计,奇袭许都,断曹操供给的。但不仅没被袁绍采用,反而被赶了出去,还要追究其纵容家属贪赃枉法的责任。为了免罪和报复,许攸这才改换门庭投降了曹操,并把他献给袁绍的计谋改动了一下地点,变成了火烧乌巢,助曹操击败了袁绍。因此,得人者昌这句话是没有错,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领导人是不是个善于得人并用人的人!

曹操在官渡一线本已到了缺粮境地,虽然在各小战场都胜利,但自己士兵的伤亡也不断,兵力不断减少,快到了失败边缘,袁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兵力和补给都占尽优势。

袁绍其实也到了缺粮的边缘了。否则不会在乌巢被烧后,在曹军的猛烈打击下,立刻土崩瓦解,自己仓皇带领八百骑兵夺路而逃。但凡还有支撑几日的余粮,部队不会出现如此的人心大乱现象!袁绍其实已经不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是已经濒临饿死的边缘了,这就是许攸献“奇袭乌巢”之计能取得一战定乾坤的道理!因为他对袁军内部的真实情况实在是太了解了!我们看三国,不能只看表面,而要看实质,自己去多方面了解一下,尤其是要熟悉古代的军队是怎么来进行管理的,怎么去实行具体操作,怎么去实施后勤保障的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