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它从印度而来,对古代人口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却一直被忽视

2020-07-23新闻12

在古代,人们急需解决的两个基本需求就是“温、饱”。古代人类发展的路上,“抵御严寒”这个课题是绕不开的,但是在古代,并没有什么有效的抵御严寒的手段,于是“严寒”和“饥饿”一样,严重的制约着人口数量的发展。于是,天然温度适宜的区域显示出了优势,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的地方都出现了先进的古老文明,例如: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等。这些地区不需要面对严寒的侵袭,只需要解决饥饿的困扰,这是他们发展较早、较快的重要原因。

早期人们御寒方式

面对寒冷,人们不断的探索、尝试,他们试图对寒冷做出“反击”。早期的人们选择了建造地穴建筑和半地穴建筑对抗寒冷,这种建筑一般建造在高且干燥的地方。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就发现了这样的房址,这种半地穴建筑对冬季的室温提升发挥作用。其实在夏都二里头遗址也发现了这样的半地穴建筑,看来,作为夏都的“城里人”对寒冷的抵御也有迫切的需求,保暖问题对当时的人们可以说是最首要解决的问题。

逐渐的人们开始发现,建筑取暖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衣物取暖,因为人类要四处活动,不能总是在建筑内生活。但是古代中国人的衣料主要是葛、麻与丝、絮,以及兽皮裘衣、毛毡等。其中上层人穿丝、絮,普通老百姓就只能穿葛、麻,至于兽皮裘衣、毛毡,虽然谁都能穿,但是我国毕竟是农耕社会,获得兽皮不容易,及时偶尔获得了,你也舍不得穿啊,还想着卖了钱补贴家用不是?所以啊,古代的人们穿衣取暖的问题一直没办法真正解决。

棉花来了

棉花传入中国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先传入了新疆以及西南地区,随后经历了观察、接受、适应的这么一个过程,最终才在10世纪左右传入内地,成为了中华先民当时御寒的主力措施。

棉花的故乡要追溯至古印度5000多年前了,传入中国则是在约公元前 2 ~ 1 世纪,当时正是中国的西汉时期,在新疆民丰的东汉墓地曾出土棉布以及带杆木纺轮。说明棉花是由外围向内陆不断的推进渗透,随着时间的推移,棉花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棉花传入中国的途径

通过不断查找棉花的史料,最后找到的较早记载棉花的史料是魏晋时期的《史记》。史记对棉花的记载是在《史记·货殖列传》之中,有这么一句:“其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榻 布 皮 革 千 石 …… ”这其中所说的榻布,南北朝的裴骃认为就是棉布,也就是白叠。《汉书音义》曰“榻布,白叠也”。但是只要你仔细去看史记的记载,就会发现“榻布皮革千石”之中,“榻布”和“皮革”两个词连在一起,这让人心生疑虑,是不是“榻布”和“皮革”是一类,而并非是裴骃所说的“白叠”呢?

棉花的南传之路《吴录》记载: “(榻布)以为粗厚之布,与皮革同以石而秤,非白叠布也。”晋初的张勃主张的看法是榻布是粗布,与皮革“同以石而秤”,并不是棉布;唐朝的张守节看法与张勃相似,他也认为这榻布是粗布而非“白叠”。《正义》引颜师古曰: “粗厚之布。其价贱,故 与皮革同重耳,非白叠也”。由此看来,认为“榻布”即为“白叠”是错误的,当时棉花还并未传到内陆。《吴录》中还有记载: “有九真郡布,名曰白叠”。“白叠”指的是棉布,那么“九真郡”是哪里呢?西汉之时,九真郡是今天越南清化西北北部。

汉初时期,棉花虽然没传入内陆,但是见《汉书音义》所记载,虽然内陆不认识棉布,但是已经知道有棉布的存在了,这或许是因为当时已经传入了越南,通过边境通商,内陆商人将“白叠”引入内陆,故而有此记载。到了唐朝,张守节的《正义》则明确记载,“白叠,木棉所织,非 中国有也。”这证明“白叠”在唐朝的时候,已经被普遍被大家认为乃是非中原内陆产物了。这也足以证明,棉花传入中国的途径之中,有一条是通过越南这条线路而来,是南传之路。

棉花的西传之路棉花在西南种植,有很多史料记载,例如:《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传》记载“有梧桐 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再如:《外国传》曰: “诸簿国 女子织作白叠花布”等等许多文献,都有对西南之地棉花的记载和描述。

在棉花的西传之路中,有一条路是被大家所熟知的,那条通道就在丝绸之路的西端。棉花经过此路来到中国,也是有文献记载作为依据,其中《梁书·诸夷·西北诸戎》内中的 “高昌”条曰: 其地“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 纩,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绩以为布。布甚软白,交 市用焉”。而《梁书·诸夷·西北诸戎》是专门记录西域各国与中原政权往来的文献,这就能证明在西域与中原往来之中,有棉花从这条线进入中原内陆。

在《梁书》中也有记载,在今天新疆吐鲁番地区,曾经见过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生出一种类似于“蚕茧”的东西,这个“蚕茧”能抽绎出有类于丝绵之物,名之白叠子。前文提到“白叠”是棉布的意思,这“白叠子”指的正是棉花。

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在汉朝到唐朝期间,棉花在新疆得到种植,而且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原。这条通道正是棉花的西传之路。

内地的植棉与使用

唐宋时期,虽然资源进入有限,衣棉仍是稀缺物资,但是也有局部地区,开始了棉花的种植。例如陇右。到了元朝的时候,已经有文献记载植棉的经验了。

《农桑辑要》是元初司农司编写的农业著作,其中《农桑辑要·木棉》就对棉花的整畦、育苗、成长管理、采 摘、晾晒等完整流程做了记录。甚至还有棉花后期的加工之法,比如教会百姓如何取出棉籽做成“净棉。捻绩 毛线,或棉装衣服,特为轻暖”等。由此可见,在西汉时期,棉花传到了今天的新疆、越南、西南之地等,在宋朝时开始了传入内陆的尝试,这些铺垫之下,到了元明时期,棉花得到了大范围的种植和使用,对棉花的利用和开发程度也在逐步提升。

虽然传进了中原,但是各地对棉花的接受和利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其中两广、福建及

海南等地方的棉业生产及加工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这样的观点来自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黄道婆》记载。书中记录了黄道婆在海南等地学习先进的棉花生产技术,回来后惠泽他人的故事,这位黄道婆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位外出求学的学子,带着先进的技术返回家乡。这也侧面证明了当时的人们对棉花种植生产的迫切需求。

棉花传入内地后,因为它具备衣料的特性,可以御寒,解决民生“温饱”中的“温”之一项,得到迅速发展,也得到了掌权者的大力支持。

棉花相比于丝、绵更易得性,产量也要大很多,可以满足老百姓抵御寒冷的基本需求,而制作棉衣更加轻暖,比苎麻制作的布衣要舒适很多。正像元人王 祯《农书》所言: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 效; 埒之枲、苎,免绩辑之工,得御寒之益: 可谓不麻 而衣,不茧而絮。”

到了明朝,朱元璋出身贫寒,自然知道老百姓的饥寒,于是大力发展农业,致力于老百姓吃饱穿暖,“又下令田五 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在朱元璋的支持下,棉花的种植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棉花制衣,逐渐成为了百姓抵御寒冷的主要措施。

棉花对人口的推动作用

棉花在传入中国内陆,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玉米、红薯还未传入中国,而此时在中国有亿万人口,这个人口基数是在棉花解决了老百姓取暖问题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当然了,玉米和红薯对人口增长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在玉米、红薯传入中国的时滞期、推广期,棉花对当时人口的增长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结语

虽然玉米、红薯解决了“饱”,但是棉花解决了“温”,合在一起才是解决了“温饱”,达到了人口数量的提升。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引进历程,棉花最终才得以在中原得到广泛种植和使用,在解决御寒保暖、体质提升、 人口增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对人口的提升自然有不小的助力。

#丝绸之路#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