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材料作文 子曰 君子喻于义

2021-03-09知识1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三)21、答案:孔子:见利思义或重义不反对正当的求利。(1分)韩非子:极端的功利主义或只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思。 子曰21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5261思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明白大4102义,小人只知道小利。1653出自《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具体含义: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扩展资料:解读: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心思想的存在。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做什么不做什么君子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君子转物。君子:像这种君子与小人截然二分并且完全对立的说法,在《论语》多次见到。事实上,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二者之间的人。因此,在理解时,要有“动态人生”的观点。就是把“君子”视为“立志或努力成为”君子的人,小人则是“无心或放弃成为”君子的人。只有这样理解,才可进而主张:君子若是懈怠,可能沦为小人。小人若是上进,可能改头换面。如此一来,孔子的教育工作才有实质的作用与效果可言。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没利,利多。

子曰:\ 义:道义。出现“君子喻2113于义,小人喻于利5261”的根本原因,是中心思想的存在。子4102曰:“君子义以为1653质,礼以行之。做什么不做什么君子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君子转物。君子:像这种君子与小人截然二分并且完全对立的说法,在《论语》多次见到。事实上,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二者之间的人。因此,在理解时,要有“动态人生”的观点,就是把“君子”视为“立志或努力成为”君子的人,小人则是“无心或放弃成为”君子的人。只有这样理解,才可进而主张:君子若是懈怠,可能沦为小人;小人若是上进,可能改头换面。如此一来,孔子的教育工作才有实质的作用与效果可言。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没利,利多利少。小人受物所转。君子行事因为按“义以为质”,所以能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处有,可处无”“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正由于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所以能够“泰而不骄”“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差别,都源于行事时这一点用心的不同,而君子小人立分。具体含义:指。

子曰:君子喻于义,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只关心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关心自己有没有利益可图.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作文 子曰 君子喻于义

#材料作文 子曰 君子喻于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