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真正的明星”崔崑:捐千万助贫困大学生,一件衬衫却穿三十年

2020-07-24新闻7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中看出来。谈吐有逻辑且有深度,举手投足之间皆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我们常常认为,金钱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世间的不公平皆因金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完整的。金钱仅仅是一种工具,有人为了金钱铤而走险,有人极其节俭却愿意为了帮助别人频频捐款。

拾荒老人为武汉捐款

前段时间一名拾荒老人为疫情捐款,不留姓名。金钱没有办法降低一个人的品格,也没有办法粉饰一个人的灵魂,善恶美丑不因金钱而改变。学者作为这个社会的高知识分子,他们往往都很有同理心,有的学者一心只求科研的进步和发展,淡泊名利,不追逐金钱。崔崑及和他的夫人作为大学教授,就多次捐款设立助学金,帮助教育发展。

01 一件衬衫穿了三十年,崔崑及夫妇助学捐款高达千万

在今年的7月8号,崔崑及院士和他的妻子再次向华中科技大学捐款四百万被热议。崔崑及院士如今已经九十五岁的高龄了,依然不忘初心,设立面向新生的助学金,缓解家境较为贫困的学生读大学的经济压力。这并不是崔崑及夫妇第一次向学校捐款了,二老累计捐款金额已经超过了千万。

崔崑及院士是上个世纪少有的知识分子,当年他生活的年代物质还很匮乏,国家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一切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可以说是还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崔崑及院士经历过吃不起饭的时候,挨饿受冻是经常的事情,不少的孩子为了帮家里缓解经济压力纷纷放弃读书,但崔崑及院士坚持下来了,成为那个年代的大学生。

崔崑及院士研究的领域是金属材料,由于他出众的科研能力,在金属材料领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且在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并且也因为科研获得不少钱财的他一件衬衫足足穿了三十年,生活极其朴素简单,他和妻子大部分的工资和奖金都拿去成立助学金了。

崔崑及院士的妻子叫做朱慧楠,她研究的领域是化学。她当年是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第一批老师,并且在大学里还当过系主任。朱慧楠女士和丈夫有着同样的心愿,希望这些大学生们能够专心于学业,安心读书,不要因为家里面经济过于困难而放弃了学习。只有这些年轻人们学有所有,祖国的科研事业才能够不断前进。

崔崑及夫妇设立"勤学励志奖学金"

崔崑及院士和妻子不仅着眼于家庭困难的孩子,还专门设立了"勤学励志奖学金",这个奖学金是面对全部大学生的,每年有四十五名大学生能够获得八千元的奖学金,八千元的金额相当于国家奖学金了。崔崑及夫妇的精神感动了不少大学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榜样人物。他们不仅在学识上有远见,他们的品格对于大学生而言也很有学习意义。

02 身为南开大学的文化研究所所长,一生坎坷却仍然保持着善意

叶嘉莹先生如今已经九十六岁了,将女性的她称之为"先生"是一种尊重。在民国时期,受过良好教育的且受人尊重的女性被称之为"先生",叶嘉莹先生是一名古典文化研究所的所长,所以也经常被学生和同事尊称为"先生"。

叶嘉莹先生为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嘉莹先生的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不仅在我们国家一流的学府南开大学当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的院士。董卿曾经在《朗读者》这个节目上面,将叶嘉莹先生誉为诗词国度的灯塔,可见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叶嘉莹先生进行捐款

叶嘉莹先生对于诗词的热爱,是发自肺腑的。她个人出版过很多诗集,也获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有着丰厚的稿费,但是这些钱大部分都被她拿来捐赠给学校了,在2019年的时候她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了1711万,这是她第二次向学校进行捐款了。曾经为了支持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发展,她直接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等地方的房产,一次性捐出1857万元给基金会。

03 "真正的明星"

作为一个诗人,在叶嘉莹先生的心中钱财远远没有诗歌重要。叶嘉莹先生的一生都在她的诗里,她跌宕起伏又传奇的一生走得很辛苦,唯有诗歌陪伴她。对于诗歌,叶嘉莹先生一直保持着最纯粹且干净的爱。

诗人都是浪漫且敏感的,叶嘉莹先生的性子里的敏锐和她的经历有关。叶嘉莹先生出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祖辈都是读书人,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国家被外国入侵,生活在北京的叶嘉莹先生整个家庭都因为战争而支离破碎。她和父亲失联了,相依为命的母亲因为疾病离开了人世,她随后和丈夫去到中国台湾生活。

因为局势的原因,丈夫入狱,她的女儿也不到周岁也被抓进了监狱。叶嘉莹先生经历过的风波和动荡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她都坚强的挺过来了。好景不长,在叶嘉莹先生52岁的年纪,她年轻的女儿和女婿因为一场车祸纷纷丧生,叶嘉莹先生倍感孤独,只有写诗来排遣。叶嘉莹先生相信诗歌的理想,相信我们国家传统文化,她觉得她一生坎坷但都微不足道,她只希望自己对于文化事业的贡献,能被年轻人们织成一片云棉。

叶嘉莹先生和孩子们交流

他们其实更像是"真正的明星",用自己的力量去点亮一批人的人生,他们是学生学业上的灯塔,也是他们人生路的风向标。金钱在他们崇尚的品格面前,变成了非常具有人情味且有价值的东西,不再像是激发人性恶的工具。

有的人将他们的行为看作是奉献,这些学者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思想道德上已经站在了高于常人的位置上,这些行为是他们对于心中的价值的追求,在捍卫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将人性中的善与美展现到了极致,一辈子都在追求"高尚"二字。

#贫困大学生#拾荒老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