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读音 翻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翻译一下 谢谢

2021-03-18知识3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 如果能使百姓2113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5261能把事作得完美4102,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因社1653会和自然在变化和发展着,因而人类以自身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地“去其所害,就其所利”,以变化发展的自我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和自然。通过对远古以来礼乐变化发展的考察,强调了时变的重要性。“先王的制度,不适宜的就废除它,而近代的处事方法是好的,就加以继承和发扬。治理国家虽然有常规,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政治教化也要切实有效。所以法度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礼节随习俗的不同而变化,这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扩展资料: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引用的经典名句。这句话的出处,是《淮南子·氾论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贵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撰的一部作品。《淮南子》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糅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思想,而以道家思想为主。此书内容宏富、文笔优美,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是了解汉初思想的重要典籍。《氾论训》来自《淮南子》的《内篇》。文章广泛讨论了古往今来治乱兴衰的得失,故以“氾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出自哪里 出自《淮南子·汜论2113训》,《淮南子·汜论5261训》为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创作的4102一篇1653散文。【原文节选】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的意思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读音 翻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翻译一下 谢谢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翻译 分析题意可知,题文中的观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选项①④观点正确;②③项是从国家角度说的,不是青少年的做法.故选C.

下列观点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辩证法是用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意思是政策只要有利于人民,不必照抄以前的办法,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包含辩证法思想;B 认为人的观念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包含辩证法思想;C 强调河流是运动的,D 万物在运动,两个选项都包含辩证法思想。该题是反向选择题,故选 B。

汉刘安说过:“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此古语告诉我们要 B古语启示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而不是否定一切,①的说法错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不是创新的要求,与创新的辩证否定要求不一致,故B。

翻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翻译一下 谢谢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顿就想说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就是不能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

翻译《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benifit ancientperfect past只想到这几个词

“苟利于民,不2113必法古;苟周于事,5261不必循俗”出自于汉朝刘安的《4102淮南子》,是其《汜1653论训》里面的一句话。原文是说“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说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这就是一篇改革的宣言,是说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本来就是历史的常态。只要坚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事业的原则,改革就应该推进,也只有推进改革,才能够达到所谓有利于民、有利于事业的这样一个目的。这也就是习近平主席说的,如果拒绝改革、拒绝创新,就只会被历史淘汰。扩展资料:除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习近平主席还使用了“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这一古语来倡导各国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出自《荀子·儒效》,意思是说,把土堆积起来可以成山,把水积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荀子·劝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比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