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吴川黄坡镇新村

2020-07-17知识5

吴川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9年7月11日,吴川共有十个镇,分别是:兰石镇、覃巴镇、吴阳镇、黄坡镇、振文镇、樟铺镇、塘缀镇、长岐镇、浅水镇、王村港镇。一、兰石镇兰石镇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辖镇,西临浅水、长岐镇。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委会,44条自然村,总人口3.6万人。该镇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经济建设及乡镇企业建设发展迅速。乡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二、覃巴镇覃巴镇(古属鳌头市管辖今茂名市鳌头镇),位于广东省西部地区,由湛江吴川市管辖,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总面积76.99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32条自然村,辖龙田、高岭、马路、新村、那梧、对面坡、覃巴、环镇、覃华、竹山、那碌、沙田、吉兆、六鳌、陈村15个管理区。三、吴阳镇吴阳镇属吴川市辖镇,坐落于鉴江下游平原,东濒南海,西襟鉴江,地处鉴江出海口。全镇总面积81.6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居)委会,141条自然村。吴阳镇乃历代吴川县城所在地,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状元故里,2005年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系广东省中心镇之一。四、黄坡镇黄坡镇位于吴川市西南部,北与塘缀镇接壤,东临吴阳镇,西接霞山南站到吴川的坐车路线 首先在霞山南站向东步行抵达湛江汽车南站,沿途可以看到路线指示在湛江汽车南站到吴川客车,发车时间为7:00~19:30,每隔15分钟发一班车。吴川名人——陈兰彬 陈兰彬(1816~1895年)字荔秋,黄坡镇黄坡村人。22岁以优行贡京师,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顺天举人,咸丰三年中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后改任刑部后补主事。咸丰十年,因母病告假返乡,在同州主讲高文书院。并倡议捐资重修该书院,以弘扬文教,培育人才。清同治二年(1863年),陈兰彬回京受命清理积案,昭雪不少冤案。后又因黄河泛滥成灾,奉命大名府赈济,营救大批灾民。并亲自到黄河两岸考察,研究治河要诀,写成《治河刍言》8卷,提出根治黄河的积极主张。清政府为培养军事人才,学习外国技术,决定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始陆续选派幼童4批共120人赴美学习,是年八月十一日,任陈兰彬为监督、容宏为副监督,率领第一批学童30人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不少学生勤奋学习,几年后就读完小学、中学而入大学。锻炼成才的如詹天佑。伍廷芳、唐绍仪、梁敦彦等人,如詹天佑学成归来后,对我国铁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陈兰彬在美期间,被委古巴专使,往古巴调查了解古巴华侨受奴役、迫害、买卖、鞭答、生活无着等情况,向清政府提出详细调查报告。次年与古巴殖民者西班牙当局交涉谈判,结果签订了改善华工待遇的《古巴华工条款》,解决吴川的行政区划 清代末年,吴川行政设置17个都、8个寄都。民国初年,全县设置10个区:一区(吴阳)、二区(芷寮)、三区(振文)、四区(龙头)、五区(塘土叕)、六区(黄坡)、七区(山圩)、八区(坡头)、九区(石门)、十区(硇洲)。民国18年(1929年)将区改为自治区,全县设3个自治区(吴阳、塘土叕、黄坡)。民国38年(1949年)仍分为3个区(塘土叕、黄坡、振文),但把33个乡缩为13个乡和1个镇。1949年11月27日,吴川全境解放。1951年1月,南路行署把划入湛江的滨海区(坡头、南三)划归吴川。6月又将滨海区划归湛江市。1952年调整区划,再将滨海区划归吴川,并分为两区:六区(坡头)、七区(南三)。1952年5月6日,吴川县与梅茂县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复称吴川县,管辖地方包括原吴川县的吴阳、黄坡、中山、塘土叕(“土、叕”合为一字)、板桥、塘尾、振文、樟铺和银岭等区乡镇,以及原梅茂县的6乡(覃巴、博茂、王村港、梅博、横溪、岭尾)、2镇(康平、同德)。1953年12月12日,南三区从吴川划归雷东县。1958年,吴川县与化县合并为化州县,是年10月,坡头、龙头两区又从吴川县划归湛江市;覃巴区划给电白县。同时,从茂名县划出兰石、龙首、双塘等乡归入吴川。1959吴川年例时间 2.3楼的不是吴川人有钱还是遂溪人有钱? 吴川人有钱多广东吴川人讲什么话? 吴川市(含原梅茂县)辖梅菉、大山江、海滨(两街从原大山江镇分出)、塘尾、博铺5个街道办事处和塘缀(含原板桥镇)、浅水、长歧、樟铺、吴阳、黄坡(含原中山镇)、振文古时广东吴川有人在皇帝身边做过大官吗 吴川人才辈出,既有骚人墨客,也有仁人志士。如宋代进士鞠杲、林廷,粤西唯一的状元林召棠,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代诗翁李文泰,还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庞雄,爱国将领张炎将军,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李汉魂。解放后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刘华秋等。吴川历史上计有进士十八人,翰林二人,钦赐翰林三名,举人一百六十六名。如宋进士霞街始祖林永、李屋巷始祖李凌云,元江淮指挥使刘承忠将军,明进士林廷献,清状元林召棠,粤东七才子之一林联桂,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琼州督抚彭玉将军,清广东水师提督窦振彪将军,名标儒林传之吴懋清,清才子李文泰。他们之中有位列尚书、御史、道台、知府、知州、知县、教谕等职,多达数百人且大都政声卓著、清正廉明。清朝武官有十四总兵,两提督。李凌云:李屋巷李族始祖,南宋解元。为三柏始祖李穆公之长子,李穆公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钱山村人,乃北宋乙丑状元。李凌云高中解元后,恬淡不仕,承父教鞭,重建“极浦亭”,隐居设帐,传播文明。刘承忠:元朝末年任江淮指挥使,当时江淮地区大旱,蝗虫成灾,刘承忠率领乡民奋勇扑灭蝗灾,立下大功。元亡后,承忠投河而死。江淮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尊他我是广东湛江市霞山区石头村姓林之人丿求请版主提供我村林氏古代族谱丿恳求丿隆谢丿 贵村之林氏宗谱可询问 林俊琳先生等人或可有所得。贵村卜居现霞山石头村,乃自吴川黄坡镇唐禄村,移至坡头麻水林屋(海湾大桥附近村庄),未几往石头村发祥。具体年份待查。本人系唐禄宗亲。祝您快乐!谁知道吴川有那些名人?急!!! 千百年来,吴川之地哺育了无数儿女,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土、骚客才子,他们或德高,或才著,或赤胆忠心、英勇报国,他们成就卓著,扬名在外,受人敬仰、爱戴,令吴川的乡亲父老引以为豪。虽然世事变迁,历史一年年远去,但他门的事迹是吴川的历史掌故中最有意味的一笔。刘承忠元代吴川人(生卒年月不详)。元朝未年任江淮指挥使。当时江淮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大旱,蝗虫终被扑灭,为江淮人民立下大功。元亡后,承忠投河而死。江淮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尊他为“刘猛将军”,建庙祭把。清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诏令全国各省,府、州、县,建“刘猛将军庙”,每年春秋祭祀。林廷献(1454~年)字公器,吴南峰,明代吴阳霞街人。曾受业新会陈白沙先生门下,学问大进,24岁中举人,27岁弘治庚戌科(1490年)中进士。初任永嘉县知县,适遇天大旱,林廷献反对求神祷雨,倡率群众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解除旱患。每遇灾年,则开仓赈济。重视文教,开拓学宫,文风大振。升任苏州同知时,永嘉人民挽留拜送,井建生饲,奉祀追思。苏州同成任务。奉命监造夏周二公伺,仅花极少费用,不到两个月就完成满竣工,奉命清理崇明沙田丈量工作,革除旧习,颁发新规。

#陈兰彬#吴阳#吴川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