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姚旭——抗“疫”战争中的社区“硬核书记”

2020-07-24新闻3

2020年的春节,突发新冠疫情。1月24日,大年三十,前进区委区政府吹响全区抗“疫”集结号,社区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联防联控的第一线。

响应号召,快速反应。

第一时间,她在全社区吹响抗“疫”的号角。50个日夜——她率先垂范,足迹踏遍社区每一个角落;她高效布局,多措并举,为近万户居民守好社区这个安全门;她勇于担当,不忘使命,将防控责任扛于肩……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社区党工委书记,确保居民平安,是我的责任。”简单的话语,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就是前进区宏达社区党工委书记姚旭,抗“疫”特殊时期社区和居民心中的“硬核书记”。

勇于担当 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社区工作者不仅是抗击疫情的‘先锋’,也是联防联控的主力军,党员就应该成为抗‘疫’战争中的先行者。”姚旭在社区联防联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社区工作者17人,管理24个网格,而宏达社区辖区东起安庆路、西至中华路,南起农垦二院、北至农垦科学院,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居民4157户,普查人口8188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要求一方面落实上级防控部署,第一时间筑牢社区防控安全线;一方面以党建为引领、居委会和网格为基础,建立“三个一”防控宣传服务机制,让党旗在社区一线高高飘扬,成立一支“党员服务队”,党员至少进基层进行一次服务,组织引导辖区党员志愿者戴党徽、亮身份、做服务,组织网格员按区域建立“疫情防控宣传群”,织密防控网;微信群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疫情防控,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仅用48小时,实现全面排查,每户居民家庭人员信息、出入出行情况、全部完成动态网格化管理。接着,又用脚步丈量最熟悉的地形,4157户居民全部走访,普查居民8188人,将低保户84户122人、残疾人66人、特困户2人逐一详细备案。

统揽全局 坚决守住社区抗“疫”安全门

把每一件事做细做实,让群众家喻户晓才是根本。

掌握辖区所有居民情况,再逐一进行分类整理,开展全方位、针对性的联防联控工作等均有序进行中。随着抗“疫”工作的稳步推进,姚旭却感到压力更大,作为社区的领头羊,她还肩负着统揽全局,协调布署的指挥重任。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认真对待,事无巨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是第一重任。

姚旭每天早出晚归,深入社区每一卡点,了解情况,进行汇总再分析,引导党员干部以社区为家,以居民为亲人,坚决做好基层联防联控。重点关注并积极服务“武汉及返乡的隔离人员”,确保社区和谐,成为姚旭主抓的重点。她要求网格员按照规定做好隔离封门的同时,更要做好测温及生活需求服务,保证被隔离人员安心隔离不出门;防控宣传、走访摸排是她每天必须的工作内容,通过电话、微信联系返乡人员,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仔细进行核查并记录;通过微信党员群、居民群、物业群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走商店、进超市、入小区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为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倒垃圾……挨家挨户的走访、服务,苦累不说,遇到群众不理解、不耐烦、不支持、不配合时,她总是态度诚恳、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每天忙碌到深夜是常态。每当夜深人静,姚旭一身疲惫回到家中,还要根据网格员当天排查的情况找出重点以及需要帮扶的人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第二天精准施策,逐一落实。

真情付出 抗击疫情“社区和谐一家亲”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不断努力,社区防疫工作越来越井井有条,耐心细致的服务更赢得居民的赞誉。“紧张严峻的联防联控工作虽然辛苦,却也让我深切感受到‘社区一家亲’的和谐与温暖。”姚旭深情地表示。

荣御家园三期居民张喜才,今年63岁。春节前患了肠息肉疾病,本来打算春节过后就做手术。可是初三那天,他就病情加重,腿和脸部严重浮肿,疼痛难忍。疫情期间不通车,不能入院,家人急得团团转。姚旭获悉后,二话没说立即联系市中心医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得到的结果是疫情期间这两个医院不接受外科手术。眼瞅着,焦灼痛苦的张喜才,姚旭坚决地说:“别怕,有我呢。”电话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终于联系到宏大医院接诊,她立即派社区副主任韩雪和李竹带着张喜才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并确定治疗方案。入院当天就实施了手术。

73岁的张洪彦是农垦一建小区居民,他是桦南县进城打工人员,和老伴节衣缩食,照顾孙女。1月27日晚,老人突发心梗被居民送往中心医院二部重症监护室,老人的儿子高桂峰和儿媳都是聋哑人,特意从深圳赶回佳市照顾老人。此时,正赶上疫情高峰,隔离人员不准外出。一面是疫情防护,一面是亲情忠孝。姚旭立即向前进区卫健委相关领导进行汇报,申请特事特办,并亲自到火车站接高桂峰夫妇到医院见老爸最后一面。返回时,已是深夜11点。第二天,张洪彦不幸去世。姚旭又做高桂峰夫妇的思想工作,“疫情大于人情”,要“舍小家为大家”,按照丧事从简的原则,姚旭又帮忙联系老人的另一儿子高桂林,独自处理好老人的后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姚旭每天为被隔离的高桂峰夫妇上门服务,用微信做这对聋哑夫妇的思想工作,同时还向前进区申请,帮助夫妇办理“残疾人补贴”以解燃眉,为一家人送去温暖。

52岁的李洪才,视力一级残疾,一直独居。居住在私营的民宅老年公寓。为解决他的后顾之忧,经工作人员积极劝导把他送到并不富裕的妹妹家居住,并帮助他提升低保标准。如今,在前进区民政局的帮助下,疫情结束后将送他去正规的养老院安度晚年。

疫情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姚旭的带领下,社区积极联防联控的同时不忘初心,时刻用爱温暖百姓心。

共克时艰 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共抗“疫”

在工作推进中,按照上级防控部署,加强力量,采取邻里互助,开展联防联控。宏达社区在姚旭的带领下迅速展开,通过分包“责任田”,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一同站在了抗“疫”第一线。

由班子成员带队负责“三无小区”、佳南农场、物业小区防疫工作,与社区一道守土尽责,有序推进整体工作。同时按照上级防控部署,社区设立了四个疫情防控卡点:分别是双合路、三江路、荣御路和农垦一建弃管楼小区。

当指挥布卡时,卡口人员紧缺成为最大的困难。姚旭未雨绸缪,积极调动和发扬共建党建的红色力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首先向上级部门山水办事处申请,请办事处帮忙协调,增派驻区单位前进区自然资源局、妇幼保健、税务局的党员干部18人轮班在卡点执勤;接着,驻区单位佳南农场、佳昌建筑公司、新家园物业也积极响应,派工作人员积极增援,参与卡点防护。四个卡点,都留下社区人员、党员和志愿者一同站在风雪中严防严控的最美丽风景。所有人都认真负责地检查过往车辆、登记人员出行,切实做到外控输入,内防传播。在姚旭的带领下,佳南农场、市区直机关干部、百余名居民志愿者也纷纷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农垦一建小区居民先后有56人自觉参与到小区执勤防控工作中,他们每人两小时、每天22人轮班执勤:清理生活垃圾、为楼道消毒、站岗扫码、拉着音响移动宣传防疫知识……80后小伙还拿来自家的帐篷搭建临时岗亭,为居民遮风挡雨;张艳波亲手制作300个口罩送给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90后志愿者柴璐主动到社区帮助输入网格信息……

如今,随着疫情的发展,对返乡人员的联防联控成为重中之重。姚旭又带领工作人员积极防疫,如今已取得了辖区至今没有发生一例确诊、疑似病例,成为社区人员和百姓心中抗“疫”一线的“硬核书记”。

#新冠肺炎_社会#低保#春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