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范文程:努尔哈赤的头号智囊,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疯子

2020-07-24新闻6

对于范文程,我们可以先从他的家世背景聊起。他是宋代名相范仲淹的十七世孙,曾祖父范锐是明嘉靖朝兵部尚书,祖父范沈曾任沈阳卫指挥同知。在明朝文人士子心中,忧国忧民的范冲淹无疑是其辈楷模,而范锐曾因直言驳斥奸臣严嵩而被罢官,更是代表了明朝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节。因此范家在汉族士庶中威望极高,是当之无愧的名门世家。

然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范文程并没有跟随祖辈的足迹为国尽忠,而是选择投靠了满清。当时的女真一族还处于教化未开的游牧文化阶段,也还未显示出能够征服天下的强大实力。所以你很难想象,放弃大好前程而甘愿背负卖国骂名的范文程,到底是天生的叛逆,还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疯子。

关于范文程出山的历程,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八旗军攻占抚顺,大肆掳掠百姓,而回家奔丧的范文程也不幸被俘,编入满洲镶红旗为奴。九年的奴隶生涯,让范文程只为活着而活着,直到他遇到了努尔哈赤,才能得到赏识,得以摆脱被欺凌的命运。

而《清史稿》的说法则截然不同,“太祖既下抚顺,文寀、文程共谒太祖。”在大多数清朝史料中,比如《八旗通志》和《清太宗实录》,都言明是范文程和兄长范文寀主动投靠的努尔哈赤。

出现两种不同说法,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这代表了两种立场。对于明朝来说,范文程就是为惜命而苟活于世,不惜投靠强敌的软骨头。而之后的清朝则要顾忌这位开国文臣之首的面子,也为了照顾汉臣的情绪,自然要宣扬范文程是良禽择木而栖,自愿出山帮助满清开疆扩土。至于哪种说法更靠谱,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范文程对于努尔哈赤来说,绝对是最重要的一颗棋子。满清八旗骁勇有余,而谋略不足,范文程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他是真正能看透和左右天下大局的毒士。《清史稿》评价其“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康熙皇帝更是说“文程之策,可抵百万雄兵!”没有范文程,清军无法做到真正征服天下。

范文程是典型的文武双全,论武功,清军入关的各大战役,他都身先士卒,亲自披甲上阵。而论谋略,他是第一个提出出兵伐明,夺取天下的人,并且为多尔衮设计,先攻克被李自成占领的北京,再夺取中原。

而范文程最大的长处,在于他眼光毒辣,看得透人心。清军南下,大半投降的明军,都是由范文程亲自劝降。他看到被俘绝食的洪承畴拂拭衣服上灰尘,就找到皇太极说“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而之后洪承畴果然惜命而降。而孔有德、耿仲明这两大清朝藩王,也是被范文程挖的明朝墙角。帮清朝笼络人心,稳定四方,范文程功不可没,他最著名的一句话“我大明骨,大清肉耳。”帮助多少叛明降清之人找到了心安理得的借口。

范文程历侍清朝四位国君,威望极高,恩宠不断。但对于范文程的评价,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两极化,有人说他背弃了祖宗,卖国求荣。也有人说他就是姚广孝之流唯恐天下不乱的疯子,只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根本不顾天下人的死活和任何立场。范文程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也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定鼎之功,他是罪人,也是元勋,

#辽宋夏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