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牟县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类型与水文地质分区

2021-03-23知识0

河南省沿黄平原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程建2113强 程立华(河南省地质5261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4102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新乡1653,453002)摘要 对河南省沿黄平原区环境地质的调查发现,该地区主要存在砂土液化、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地下水资源衰竭等环境地质问题。在综合分析环境地质问题形成背景和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演化模式和发展趋势,及减少和防止环境地质问题的对应措施。关键词 河南省沿黄平原区 环境地质问题 演化模式 对策前言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协同作用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生存环境生成危害的地质现象或事件。它包括自然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人为作用诱发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以及二者双重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除受自然地理、地质环境条件影响外,人类活动的作用日益重要。目前河南省沿黄平原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砂土液化、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水土污染和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枯竭等。1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1.1 砂土液化砂土液化是指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震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现象。1。

中牟县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类型与水文地质分区

地下水资源量的统计与可靠性分析 一、地下水资源的统计及分布地下水资源统计主要是对各计算区(地下水系统)及各省辖市的浅层潜水(微承压水)及深层承压水资源按矿化度分级进行的资源统计。统计结果分别见表2-15、表2-16及表2-17。全省浅层潜水(微承压水)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总量为164.58×108m3/a,可采资源量为163.01×108m3/a;深层承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0.47×108m3/a(均为淡水资源),弹性储存资源总量为766.37×108m3/a。其中浅层地下水可开采淡水、微咸水及半咸水资源量所占比例见图2-1。图2-1 浅层水可开采资源构成比例图二、地下水资源量分布特征(一)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分布地下水资源区域分布一般采用模数表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模数平均12.18×104m3/(km2·a),总体分布具有北部大、南部小的特点。一般来讲,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如黄河沿岸影响带、太行山前冲洪积扇、淮河及其较大支流河谷地带等,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豫北安阳河、沁河等河口冲洪积扇,含水层颗粒粗、厚度大,水位埋藏浅,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资源模数大于30×104m3/(km2·a);黄河沿岸影响带,宽度25~50km,包气带岩性以亚砂土、粉细砂为主,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砂、细砂为主,水位埋深小于4m,受黄河水常年。

地下水类型与水文地质分区 一、区域地下水系统划分(一)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征地下水系统与地表水、大气降水、包气带土壤水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未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圈演变的预测及评价 12.3.2.1 预测模型的建立(1)模拟含水层(组)的选定这里以河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圈作为数值模拟研究的对象,模拟区面积69400km2。模拟含水层(组)主要为第四系非均质、各向同性的浅层潜水含水层和深层承压含水层。浅层和深层含水层之间分布着比较稳定的区域性亚黏土,构成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之间的弱透水层。开采条件下,两个含水层(组)间水力联系密切,本次模拟预测研究通过越流将两个含水层耦合于一起。其中浅层含水层为主要开采层,水量相对丰富,开采量较大,对第四系地下水圈的演化影响最大,加之地下水位动态资料相对丰富(图12.16),因此将潜水含水层确定为重点模拟预测研究的含水层。图12.16 浅层地下水位长期监测孔位置分布图(2)含水层(组)的水力特征河南平原第四系浅层潜水含水层和深层承压含水层天然水力坡度均不大,一般小于千分之一。除了山前地区水力坡度较大外,进入平原区后地下水流场平缓,地下水水流运动基本符合达西定律。在多年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各运动要素随时间发生变化,水流为非稳定流。各含水层地下水流运动形式概化为平面二维流。(3)边界条件的概化1)侧向边界。浅层含水层和深层含水层的侧向边界位置及性质分别见。

#中牟县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