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则主而事

2021-03-24知识0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出自哪儿?什么意思? 出自春秋战国时2113期《左传》,作者相传为左丘5261明,意思是4102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1653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贤能的臣子会选择为英明的君主效力,比喻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扩展资料:《左传》评价贺循:“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刘熙载:“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朱熹认为《左传》、《史记》只是二、三等著作。又说“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左绣》:“左氏叙事、述言、论断,色色精绝,固不待言,乃其妙尤在无字句处。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者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化工。若只向字句临摹,便都不见得。东汉《公羊》学者李育以为《左氏》“虽有文采而不得圣人深意攻之,以为前世陈元、范升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谶,不据。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士为知己而死,女为悦己者容是什么意思, 好的鸟选择好的树木栖息,贤德的臣子选择明主侍奉,男子为了解自己的人赴死,女子为欣赏自己的人打扮.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是什么意思? “良禽择木而栖,贤2113臣择主而侍”的意思是:好的5261鸟儿会选择4102适合自己1653生存的地方落脚,有才干的人会选择明智的上司去做事。简单的说就是,选择对自己稳定,又好,又利发展的人或物。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左传·哀公十一年》,孔子因卫国政治腐败,自己得不到重用决定离开。当时卫国的当权者孔文子准备出征,想听听孔子的意见,孔于说自己只懂得礼仪,不懂得打仗。并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后因而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说。故事大概讲的是:当李肃知悉董卓想让吕布来辅佐的意图之后,就找到吕布,对他为董卓做事。李肃还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但这句话在小说里被李肃说出来,却完全变样,因为吕布和董卓都不是“贤人”和“明主”。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是什么意思?? 意思:好鸟选择2113有利生存的树木5261栖息,贤能的臣子选择为英明的君4102主效力。1653前半句是指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栖息的地方。后半句比喻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好单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领导。出处:《三国演义》中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第十四回:“宠曰: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左传》: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扩展资料: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故事: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领铁甲军马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董卓出入宫廷,毫无忌惮。校尉鲍信对袁绍说:“我看董卓必有异心,不如早点除掉为宜。袁绍说:“朝廷刚刚安定,不可轻举妄动。鲍信又去见王允,也说此事,王允说:“且容商议再定。天,董卓大摆筵席,遍请公卿。公卿们都害怕董卓,谁敢不到?董卓等百官到齐了,然后慢慢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酒行数。

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侍什么意思 优良的禽类选择自己所要栖居的树木,贤明的臣子也会选择自己所要侍奉的君主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是什么意思??

 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则主而事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则主而事#贤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