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河塘化零为整迎新生 蜿蜒水系流出“向往生活”

2020-07-25新闻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水平小康社会应有的题中之义。当下,全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常州第一号总河长令要求,加快构建小微水体治理管护长效机制,打通治水“最后一百米”,逐步让面广量大的村塘沟渠脱胎换骨、重获新生,流出人们心目中向往的小康生活。

穿行于金坛区尧塘街道谢桥村徐家庄,仿佛游走于小公园一般,放眼望去,河水清澈,村居整洁,绿意浓郁,配上水墨彩绘、曲意回廊、亭台楼阁等一系列景观元素,呈现出一派绿水绕村寨的美丽乡村景致,让人心旷神怡。家门口环境的嬗变,给全村30多户人家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金坛区尧塘街道谢桥村徐家庄村民董新海说,“原本环境都是污水,水不动,现在水是流通的,旁边的景观打造得相当好,相当漂亮。我理想的小康生活已经实现了,可以说是相当满意了,肯定是超过小康水平了。”

人水和谐,共荣共生。让村民引以为豪的村庄环境,几年前还远不是这般模样。据了解,徐家庄被5个河塘环绕包围,尽管水资源禀赋,但水环境质量却差强人意。村民私自在河塘上筑坝通行,河塘水系虽然连通,但过水涵洞较小,引排能力不足,淤泥淤积严重,水面浑浊,岸坡杂草丛生、垃圾遍布。为改善村庄环境,当地筹措500多万元资金,从水环境整治入手,结合道路桥梁建设、村庄环境美化等工程,对村庄面貌进行全面提升。金坛区尧塘街道谢桥村经济合作社社长仲杰介绍:“对村庄四座桥进行改造,新建四座桥梁,第二新建污水管网,第三对水环境进行整治,包括清淤、驳岸等等,第四对村庄的景观工程进行大力提升,对村庄沿线苗木、亭台楼阁进行提升。”

拆除河塘坝头后,河塘又清淤1.36万方,岸坡建设了一批木桩生态护岸、景石生态护岸等,有效恢复河塘的引排能力,提升水环境质量。去年,徐家庄成功获评省级水美乡村。为巩固整治成效,谢桥村将徐家庄的小微水体全面纳入河长制范畴,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文明意识也不断提高,共同加入到爱护、守护村庄环境的队伍里,自觉维护家前屋后的优美环境。目前,尧塘街道已完成区域范围内50处小微水体的前期摸排工作,为后期推广小微水体河长制奠定基础。 金坛区尧塘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孙浩说:“根据我区即将出台的小微水体实施意见,落实街道所有小微水体各级河长,明确职责分工,需要整治提升的逐步整治提升。小微水体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把小微水体河长体系建好,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CBS新闻中心记者:顾姝芸 陆晔

#水环境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