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哪一个城市古时候对于北京的称呼 北京在古代叫什么

2020-07-25知识4

古时候北京有多少种称呼?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2113史的古都,在不5261同的朝代有着4102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1653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中国古代城市名 1、战国时期临淄、咸2113阳、邯郸、大梁(5261开封)、4102郢都(1653荆州),郑城(新郑)、曲阜、洛阳、成都、姑苏(苏州)。2、秦朝蓟(北京)、咸阳。3、西汉时期长安(西安)、洛阳、成都(蜀郡)、宛城(南阳)、邯郸,临淄、彭城(徐州)、长沙、番禺(广州)、广陵(扬州)。4、东汉时期洛阳、长安(西安)、宛城(南阳)、成都、彭城(徐州)、许昌、荆州、长沙、襄阳、邺城(邺城主体已消失)(临漳、安阳)。5、三国时期洛阳、长安(西安)、建邺(南京)、益州、赤壁(武汉)、成都、荆州,许昌、徐州、长沙、凉州(武威)、幽州(北京)。6、两晋时期洛阳、长安(西安)、建康(南京)、邺城(临漳、安阳)(邺城主体已消失)、成都、姑臧(武威)、襄国(邢台)、寿春、广陵(扬州)、姑苏(苏州)。7、南北朝时期建康(南京)、洛阳、长安(西安)、平城(大同)、邺城(临漳、安阳)(邺城主体已消失)、成都、广州、寿春、荆州、广陵(扬州)。8、隋唐时期长安(西安)、洛阳、扬州、成都、太原,钱塘(杭州)、荆州、金陵(南京)、广州、幽州(北京)。9、五代十国时期汴州(开封)、洛阳、金陵(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长沙。北京古代到底叫什么名字?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2113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5261来,北京地区一直是华夏民族4102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1653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等等。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奭于今日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一说黄帝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西城区。后燕国灭蓟国[8],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汉太祖五年,今北京地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北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监察区。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杂胡安禄山在范阳(今日北京、保定附近)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中国古代北京、南京、东京、西京都是现代的哪个城市? 诚邀,如题。今有东京,古也有东京,实际上中国古代的东京城虽然人口不如现代的东京,但若是论影响力,古代的东京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比起日本的东京来不知道要强上多少。话说到这,不妨聊聊在中国古代,顶顶有名的北京、南京、东京、西京都是现代的哪个城市吧?实际上中国历代都有设置陪都的习惯,后来人们将都城以方位加以区分,便有了东西南北四京的说法。自有王朝以来,夏商周无陪都。到了汉朝:有了东京洛阳县,西京长安县。唐朝延续汉朝旧制,以洛阳为东京(武则天改为神都),长安为西京,同时以太原府为北京。四京真正的形成是在北宋,当时北宋四度为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同时并立的辽朝四京为: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蓟州。综上,实际上古代的四京最为认可的说法应该是西京为西安,北京就是北京,南京就是南京,至于东京嘛,小编以为开封最为合适,毕竟这四个地方都是曾经的大一统王朝都城,称为四京并不过分。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南京#中国古代史#元朝#辽朝#西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