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理学上,将动作电位的时候,最后阶段为超极化,请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动作电位超极化

2021-04-04知识1

动作电位复极化为什么复极化了之后的电位比静息电位低 当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状态2113的极化5261现象加剧时称超极化,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4102—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的幅1653度决定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细胞外液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Na+通道(河豚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动作电位时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产生的机制为①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②Na+通道失活,而K+通道开放,K+外流,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③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K+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离子通道的特征

为什么去极化之后在刺激会动作电位幅度下降? 1.动作电位是针对可抄兴奋细胞而言的袭,可兴奋细胞在静息bai电位du的基础上,受到一个有效zhi刺激时,膜电位出dao现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和下降支组成了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标志。2.对于快反应细胞来说,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原因是大量Na+内流;对于慢反应细胞来说,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原因是大量Ca2+内流。3.由于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以后,会使得细胞膜上的大量Na+通道或Ca2+通道迅速开放,可导致细胞膜对Na+或Ca2+的通透性瞬间增大,因此大量正电荷内流进入细胞,即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4.通过以上的简单分析,总结了以下规律:(1)动作电位去极化时一定是Na+、Ca2+内流;(2)细胞膜对Na+、Ca2+的通透性↑Na+、Ca2+内流↑;(3)细胞膜两侧Na+、Ca2+的浓度差↑Na+、Ca2+内流↑;(4)动作电位的幅度、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幅度、锋电位的幅度都是指同一个意思。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你对于细胞的动作电位变化是否明白了些呢。在掌握这些方法和规律后,还需要大家自己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于动作电位的了解。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的机制)? 当细胞接受到百外界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钠离子瞬间大量内流,这使得静息电位减小乃至消失,称为去极化过度程;钠离子进一步内流可以形成瞬间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称为质膜的反极化,当钠离子内外平衡时,动作电位随即达道最问大值;在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时,钾离子通道逐渐打开,钠离子通道从失活到关闭,答钾离子通道完全打开,这时钾离子的大量外流使得质膜再度极化,以至于超过原来的静息电位,此内时称为超极化;超极化时膜电位又恢复至静息电位。这期间,钠离子通道经历了关闭态-开放态-无活容性态-关闭态的变化过程。

#为什么动作电位超极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