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康德哲学思想核心是什么? 康德道德哲学出发点

2020-07-25知识7

康德的那句很经典的话是什么啊?,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墓碑铭文拓展资料:“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141页)韩水法汉译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邓晓芒汉译文:“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李秋零汉译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著作全集》第五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冯晓虎《学习康德好榜样》:“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康德哲学是怎样确定一个道德标准的? 这个标准是“德福一致,”行为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就是道德。最初康德也讲“良知,”认为一个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是道德。后来意识到类似“农夫和蛇”的故事,于是开始强调“德福一致。康德的道德哲学分为三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一、通俗的道德哲学康德认为初步的道德价值在于行为的“善良意志”,而不在于它的实用性。也就是一个人的出发点只要是道德的,那就是道德。道德涵义必须是“出于义务”,而不仅仅是“合乎义务”。合乎义务的事从普通的道德理性来看是值得嘉奖和鼓励的,因而属于“普通的道德理性的知识”。二:道德的形而上学普通的道德都是经验层面的,而经验是靠不住的,因此这种道德不具备“普遍性”。这个“普遍性”是康德提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比如说谎话,假如人人都说谎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了诚信,肯定是不行的。判定一个行为是否“道德”,就要看它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够普遍适用。康德举了四个例子来对什么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加以解释:1:做买卖童叟无欺(对他人的消极义务);2: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消极义务);3:帮助他人(对他人的积极义务);4:增进自己的。康德哲学为什么那么重要呢? 康德哲学本身,用现代科学观点看有很多幼稚之处。但康德从自己的哲学逻辑出发,看到了自然法则的存在,这就是他的自在之物。康德也看到了人对自然法则的认知,这就是他的纯粹理性的概念。这是康德的历史贡献。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分清了必然判断与偶然判断的区别。其必然判断就是自然法则的必然,偶然判断就是自主生物实践中的可能性的出现。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道德法则的问题。其实这就是自然法则所造就的人的良知。不过康德有自己的困惑,他不敢确定,人的道德法则是自然法则的造化还是上帝的造化。而且首创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概念。当然也不是很清晰。康德的三个批判中都贯穿着他的思想中自在之物的存在意识。那就是模糊的自然法则存在的意识。康德 有些什么哲学书集 最著名的当然是他的三大批判咯,然后还有《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实用人类学》等译本。不过这家伙是个唯心主义者,与我们学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相悖。怎样才能读懂康德?需要哪些哲学基础? 康德说,我们之前对世界的认知,的确简单粗暴了点,真正的世界,是物自体,那是不可描述的。而可以描述的世界,那个可描述的,则是现象界。我们的理性,就是关于现象界的知识,这就是人类可以认知的极限和边界。康德把人和自然,再次分裂成了物自体,现象界,理性。那现象界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人类的理性,和现象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站在康德的肩膀上,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用一种丧心病狂的历史主义思维,演绎出来了整个世间万象。他的结论就是,现象界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绝对精神是宇宙的主人,德意志民族是人类的主人。

#哲学#自然法则#康德#哲学家#哲学研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