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次梁与主梁工地拼接节点

2020-07-17知识4

柱子在梁中间,边上主梁与次梁的钢筋怎么配置,还给了梁柱节点大样图,水里工程,板上起柱,不是角柱,中柱 梁坐柱即梁插柱:框架顶层梁柱节点,梁上部纵筋伸至柱外边纵筋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次梁弯起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 梁钢筋的锚固长度,根据各地区的抗震设防等级不同,而锚固长度也不同,因此按11G101-1,2,3图集规定执行。钢筋锚固长度的规定有:基本锚固长度 Lab、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a、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抗震梁柱纵向?钢筋节点部位的锚固长度LabE(我认为11G101系列图集应以规范称呼为宜。《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8.3钢筋的锚固8.3.1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①.1 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普通钢筋 Lab=α×(?y/?t)×d(8.3.1-1)式中: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α—锚固钢筋外系数,光面钢筋为0.16,带肋钢筋为0.14;?y—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d—锚固钢筋的直径。②.2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200mm;La=ζa Lab(8.3.1-3)式中: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普通钢筋按本规范第8.3.2条规定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11.1.7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基本锚固和次梁与主梁相交的节点能不能算支座 可以 在结构简图上,主梁设计为了抗弯压,次梁可以看做是二力杆,他们之间的节点可看作是次梁铰支于主梁上(铰心不穿过主梁)主梁的上部钢筋在次梁节点处,是否允许连接? 主梁的上部钢筋连接位置是在跨中1/3范围内,与次梁的位置无关。主次梁节点构造为什么次梁的弯锚部位要伸至主梁边缘纵筋内侧 主梁与次梁之间钢筋的锚固(弯锚)长度确定:下部纵筋,直线锚固,带肋12d,光圆钢筋15d。上部纵筋,满足La或设计按铰接≧0.35Lab,充分利用钢筋受拉强度时≧0.6Lab。钢筋锚固的原则: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86136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3、当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锚固时,纵筋应过中线+5d且≥Lae的原则;4、梁受拉纵筋受力弯钩为15d、柱偏拉纵筋弯钩、钢筋构造弯钩为12d的原则;5、墙身的第一根竖向钢筋、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离最近构件内的相平行钢筋为墙身竖向钢筋与板筋分布间距1/2的原则;6、当两构件配筋“重叠”时不重复设置且取大者的原则;7、节点内钢筋锚固不应平行接触的原则。1、变截面柱墙插筋锚固为1.5Lae2、墙上柱纵筋锚固为1.6Lae3、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4、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锚固为1.2Lae5、上柱直径大于下次梁与主梁相交的节点能不能算支座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次梁是作用在主梁上的集中力。高手指点一下:钢结构主梁与次梁应该是交接还是刚接啊?? 钢结构主次梁通常用铰接的,也就是连接腹板即可。如果要刚接抄,最简单的方法是次梁直接搁置在主梁上面,再用加劲板加强一下,缺点是梁高叠加了,建筑师多半不能容忍。至于如混凝土梁一样保持梁面同高的前提下做刚接,那是很麻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关于你说的和原混凝土结构的连接。钢梁和原混凝土柱做刚接非常困难,你打算怎么做节点才能保证弯矩的传递呢?我能想到的只有用钢板做一个套箍整个把这个节点部位的混凝土柱箍住,这个套箍延伸出一小段钢梁,这延伸段再和你zhidao的钢梁连接,翼缘用外贴加劲板,腹板螺栓拴住。最好全部采用铰接,可以省事很多。钢梁与原混凝土柱的铰接节点很好处理:在原柱子上做个钢牛腿,用化学螺栓或者对穿锚栓固定,钢梁搁置其上即可。建筑工程中主梁和次梁,次梁和次梁交接,有什么要求? 答:1,主梁次梁箍筋沿主梁通常布置,在主梁两侧会各有三道加强箍筋,主梁和主梁沿任意方向通常布置。2,在次梁和次梁交接处,在次梁的两侧,各设置三道加密箍筋。主梁和次梁如何区分?主梁在上还是次梁在上? 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而主梁是承重且传递荷载。简单的说就是次梁以主梁为支座,主梁以柱子为支座,次梁的力传给主梁。在框架zhidao梁结构里,主梁是搁置在框架柱子上,次梁是搁置在主梁上。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2、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3、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4、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主梁承担次梁,一般情况下,主梁高度回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主梁支于柱或墙上,次梁支于主梁上。答有时候分不出主次梁,如井式梁。告诉你个简单办法:主次梁相交处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有附加筋的是主梁。主梁承担次梁,一般情况下,主梁高度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主梁支于柱或墙上,次梁支于主梁上。有时候分不出主次梁,如井式梁。告诉你个简单办法:主次梁相交处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有附加筋的是主梁。实际工程中,基础次梁和基础主梁相交时,节点内箍筋如何布置? 查看剪力图,次梁端部的剪力就是主梁所受的集中力,按照该集中力放置附加箍筋或者吊筋(反扣)。正常箍筋照常设置。

#分布钢筋#钢筋锚固#锚固长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