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除《使命召唤》以外,动视手里那些经典IP都哪去了?

2020-07-26新闻9

时下,整个游戏领域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一方面在于游戏领域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世代更替,另一方面则是少有人会冒风险继续推出具有创新性质的作品,使得各个厂商之间彼此的竞争力度更小。

而为了能够稳中求胜,多数厂商都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游戏发行策略,因此在目前的游戏领域当中,在一线厂商阵列当中仅能见到数量极少的新IP,而多数IP基本都是那些玩家们能够耳熟能详的作品,并且维持着较为稳定的更新频率。

如今提起动视这家老牌游戏公司,几乎所有玩家的第一印象都是那款号称海外国民级FPS游戏的《使命召唤》。

不可否认,《使命召唤》本身有时的媒体评价不高,但也始终保持以一年一作的速度持续出新,同时每一代作品都能够轻易取得千万级销量的保底,不得不说这可谓是一个FPS游戏领域当中的奇观。

单论《使命召唤》在多人对抗型FPS游戏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是难逢敌手,但倘若抛开这个人气极高的IP,则似乎近年来自动视手中诞生的其他游戏可谓寥寥可数。

纵观这家公司过去十年的表现,貌似除去《使命召唤》系列之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没能取得较好的表现,但殊不知在动视手中还握有大量的经典IP,但却不知为何在过去的时间里这些IP几乎全部杳无音信。全球第二大“品牌粉碎机”

许多玩家都知道,美国知名游戏厂商EA向来素有“品牌粉碎机”的称号,其主要原因在于作为美国地区规模最大的游戏开发公司,财大气粗的它在早年间凭借强悍的经济实力收购了大量曾经缔造传奇的游戏工作室,而真正存活到现在的则可谓是屈指可数。

实际上,大型游戏公司收购游戏开发工作室并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厂商还特别期望被大厂所收购,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加充足的游戏资源,只不过葬送在EA手里的多数厂商都是知名度极高的存在,因而在引发了玩家群体之间如此强烈的反响。

而要说EA能够称得上世界第一品牌粉碎机,那动视或许成为紧随其后的存在,只不过与EA相比,死在动视手里的厂商论知名度与人气自然是远远不及,但这些厂商也可谓在曾经的游戏领域缔造过无数经典。

《霹雳小队4》

早年间,游戏领域当中尤为盛行各种影视作品改编游戏,而在这以领域当中动视要敢称第二,则绝对无人敢称第一。

早些时候的动视曾与多家影视发行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环球影业、迪士尼影业、卢卡斯影业、哥伦比亚影业等等,而早年间动视的相当一部分游戏IP皆是从这些影视厂商当中获得,而这也就意味着动视当年的很大一部分业务都是依靠这些知名影视IP的授权而支撑起来,其中不乏《变形金刚》、《蜘蛛侠》、《007》、《星球大战》等知名度较高的IP。

而在这些IP当中,动视方面也确确实实推出过数款质量颇高且销量不俗的作品,诸如《蜘蛛侠:暗影之网》、《变形金刚:赛博坦》系列等等,然而这其中由于诸多IP均为多方掌控,在后续由于这些IP的影视作品并没能取得很好的反响,因此动视方面也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过于执着。

《变形金刚:赛博坦陨落》

可以说,当年的动视可谓是撑起了整个游戏领域影视改编游戏的半边天,旗下多数负责授权IP游戏开发的工作室也基本是由动视收购而来,而在当时的影视改编类游戏产业当中有一个传统,则是需要让游戏的上市时间与电影的上映时间达成一致,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游戏很大程度上会与原作存在较大的出入,毕竟一部一两个小时的电影需要拉伸成十几个小时的游戏作品,自然需要开发组发挥其强大的想象能力。

而这种工作即便是让经验丰富的开发商来进行也未必能够对质量有所保证,更不用说对于这些初来乍到的小工作室而言会如何,因此也导致这些游戏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时有极大一部分作品皆是粗制滥造的不及格作品,因此这些作品能够取得的商业成绩也是可想而知,而对于向来只看重利益的动视而言,这些游戏表现不好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留着这些人占用资源。

《蜘蛛侠:破碎维度》传奇的陨落

首当其冲的则是曾经靠竞速游戏发家的Bizarre Creation(简称BC)。

在加入动视之前,BC曾与世嘉和微软等多家游戏公司先后有过多次合作,在2000年时BC凭借一款竞速游戏《大都会赛车》挺进了一线游戏开发组,并且在后续的几年里主要负责微软旗下XBOX平台的主力赛车游戏《哥谭赛车计划(PGR)》系列的制作。

该系列作为微软旗下的护航独占竞速类游戏一直有着十分可观的评价与销量,其中《PGR2》的评价与销量乃是系列之最,而整个系列也保持着两年一部新作的速度稳定更新,在众多微软系竞速游戏爱好者心中有着不低的地位。

在为系列推出了第四部作品之后,该工作室被微软以一亿零七百四十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还是分期付款),而动视方面看中了这家公司无非是希望能够为自家的游戏阵容填上竞速游戏的空缺,BC也希望能够在动视旗下获得更好的开发待遇,但事实总是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

《疾驰残影》

加入动视之后,BC的第一款游戏是将写实风竞速与道具赛玩法融为一体的赛车游戏《疾驰残影》,作为一个新IP,该作品所取得的媒体评价十分理想,但却由于动视方面的宣发力度不足以及作为新IP的知名度太低,导致的游戏的销量相当不理想,为此动视方面可谓损失了不少。

另一边同样是在《疾驰残影》发售的2010年,BC同时还负责了一款《007》授权改编游戏《007:血钻》,对于从未开发过动作射击类游戏的BC来说整个游戏的开发工作简直能够称得上是一场灾难,因此游戏最终的评分甚至没能得到及格,销量也是相当之惨淡。

与往常一样,动视方面直接无情地将这家工作室解散,从此以后《PGR》系列永远成为了一个传说。但值得庆幸的是,工作室的大多数人重新回到了微软,并加入了旗下Playground工作室,主要负责《极限竞速:地平线》系列的开发。

《007:血钻》

而要说动视旗下除了《使命召唤》系列以外知名度最大人气最高的作品,莫过于在2009年一鸣惊人的开放世界动作游戏《虐杀原形》,本作不论是整体极为新奇的游戏玩法还是主角Alex酷炫帅气的人设都给玩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本作在当时也可谓是游戏领域当中的反英雄题材代表之作,无论是在口碑还是在销量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结尾留下的悬念也让玩家们对于这部作品的续作尤为期待。

而在三年之后,开发组经过全力打磨的续作《虐杀原形2》相较于前作的区别并不算大,同时游戏当中还有许多引发争议的桥段和设计,导致了续作虽然取得了与前作相同的媒体评价,但在玩家群体中的口碑却彻底垮台,动视方面此前还没少为这款游戏提供支持与大力度的宣发工作,最终游戏惨淡的销量在动视看来也算是直接宣告了开发组的死刑。

《虐杀原形》结语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叫停没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并终止人员工作及时止损并没有什么问题,这么做也都是为了保证公司的最大利益,但在玩家们看来,这种行为可谓是相当不人道且过于冷酷无情,但即便如此,玩家们面对着一个接一个陷入沉寂的IP也是完全无能为力,即便怨声载道公司也是完全不为所动。

或许正是这种十分极端的方式导致动视旗下目前仅有《使命召唤》一个IP,先后多家开发组也相继离开了公司,但对于动视而言,做做减法仅保证最大化的收益绝对不失为上上之策。

或许在未来动视还依然会这样继续下去,其形象也会一落千丈,但对于动视而言,这些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只要能够挣到钱,则其他的对他来说完全无所谓吧。

#使命召唤#网络游戏#热血传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