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水俣病的发病机制是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最初发现水俣湾地区出现奇异现象,猫流涎不止、疯癫发狂、步态不稳。后经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称为水俣病。哪种因素与水俣病的发生相关关系不肯定

2021-04-06知识0

疾病查询向您详细介绍水俣病症状,水俣病治疗方法,水俣病该怎么办,好评专家。概述: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中毒。或是孕妇吃.

什么是水俣病呢? 水俣病a.水俣病这是汞引起的著名环境公害病,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而得名。患者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如突发性惊吓、两眼斜视、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口腔张开而不能说话,有的小孩眯着眼睛发出狂笑,不能自已。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除人体受害外,动物如猫的中毒表现也引人注目,主要是集体向大海狂奔,即所谓狂猫跳海。b.污染物对水俣病症状最明显的胎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检测表明,胎儿的发汞含量很高,为水俣地区以外健康者的10~100倍,尽管母体并无特殊病症。汞系水俣氮肥厂排出,其中氯化甲基汞最易被吸收。1963年,从工厂排出的废水和废渣中以及水俣湾的鱼、贝类中分离并提取出了氯化甲基汞(CH3HgCl)结晶,并用以进行动物试验,获得了典型的水俣病症状。同时对水俣病死者的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在显微镜下发现其大脑、小脑的病理变化,均与氯化甲基汞中毒者的脑病理变化相同。这项研究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微量元素要重视其形态的作用。c.作用机制为什么甲基汞会致毒呢?因为甲基汞具有脂溶性、原形蓄积和高神经毒3项特性。首先甲基汞进入胃与胃酸作用,产生氯化甲基汞,经肠道几乎全部。

水俣病发病机制及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即甲基贡中毒。发病机制:甲基贡主要经消化道摄入,在胃内与胃酸相互作用,转化为氯化甲基贡,再吸收入血液,随血液分布到脑,肝,肾及其他组织,在脑里浓度最高,主要与脑细胞的脂类亲和,引起中毒症状。造成的危害:慢性甲基贡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突出为神经精神症状。小脑受损表现为共济失调现象等。还可引起脑神经受损,听力减退,肝肾损伤等症状。先天性水俣病,又称胎儿性水俣病。可使胎儿在出生后语言动作障碍,智力低下,发育不良等症状。

#日本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水俣病的发病机制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