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未来发展 从2009年起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增加部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向城乡居民提供,到2011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到2020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机制趋于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加,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投入方面,一是完善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收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四是继续支持实施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我国为什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理论方面看,首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我们既要着眼于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公平发展的机会,又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其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可以有效改善预期、释放需求,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更加强劲持久的内需动力。再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关键在于完善政府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强化其为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集中表现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从实践方面看,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都表明,在提供私人物品和私人服务方面,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市场机制却存在失灵或局限性,需要通过基本公共。
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做到,有何意义?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政府追求的目标。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发达国家为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弊端,强化政府对公共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推动公用事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