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柏拉图哲学思想对人们有什么启示

2020-07-26知识10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他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这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柏拉图认为,教育应从幼年开始。“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因为幼年时性格正在形成,任何事情先入为主而为以后留下深刻的影响,幼年时期印入儿童心灵的形象,在一生中都是难以磨灭和改变的。基于柏拉图“儿童公有”的论点,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在柏拉图看来,应着重于道德行为的熏陶,以形成良好的品质。他认为,人生来皆具行善秉赋,忌恶从善乃是人的本性,而个人是否这样做,关键在于首先要具有对善恶的辨别能力。一个人如果能知善,肯定会行善;如果能知恶,必然会避恶。人自幼年起就该对其通过坚持不懈的诱导和训练,把对善与恶的认识的最初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灵上,使之养成善良的习惯。儿童起初或许不能认识善恶的性质,这就要依据幼儿的心灵特点给予启迪。按照柏拉图的意见,“痛苦”和“欢乐”是幼儿最早萌生的知觉,其实也是他们“善恶”观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说一个吧,那就是: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柏拉图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柏拉图思想的精髓: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柏拉图认为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扩展资料:柏拉图思想的影响柏拉图在苏格拉底概念论的基地上,构筑了理念的哲学大厦。柏拉图的理念论完成了对智者哲学的批判,重新确立了思想在发挥哲学功能上的权威。为了把握理念、结构理念,柏拉图制定了他的“辩证法”,柏拉图的辩证法当然“不是把观念型混乱的那种智者派的辩证法,而是在纯概念中运动的辩证法,是逻辑理念的运动。甚至柏拉图的“灵魂不死”也是旨在确认思维的内在本性,高扬理性的权威:他认为理性是灵魂中的最高部份,逻辑力量是灵魂的最高属性。人的认识只不过是人的肉体降生尘世后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感性经验虽然能够刺激引起这种回忆,但感性经验又是人的认识的严重障阻,只有清除了感觉的杂念人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柏拉图哲学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柏拉图的《对话录》主要讲什么?对后世的哲学的影响是什么? 对话录[编辑本段]柏拉图 简介 柏拉图 也译为帕拉图 拼音:Bó lā tú 英译:Plato 希腊语:Πλ?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哲学之父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和主要成就是什么。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前347),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柏拉图哲学是一种怎样的思想? 一、理念论1、理念论思想来源:(1)、赫拉克利物学派的“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的思想,以及该学派哲学家克拉底鲁的极端思想:“评议无法表述事物”的不可知论观点。(2)、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具体事物“摹仿”数目的观点(3)、巴门尼德关于存在是不变不动的以及思维与存在相同一的观点(4)、也是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2、理念的含义:在柏拉图看来,一般定义不是关于感性事物、而是关于普遍本质的,这普遍本质正如同巴门尼德的“存在”一样,只能是思维或理智的对象。他把这种理智的对象称为“理论”。这个词源于希腊语中的动词“看”,作为名词则是指“看到的东西”或“显相”、“型相”。但是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而是指心灵或理智所“看”到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3、柏拉图的“理念”与苏格拉底的“定义”的区别(1)、适用范围不一样:苏格拉底主要把寻求一般定义的工作局限于精神生活的范围内,他探讨的是关于美、美德、正义、善、勇敢等等的普遍本质而柏拉图则把理念扩大到世界的一切方面,认为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有什么异同 由于是师生关系,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同柏拉图很相似.但就像亚里士多德自己说过的那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们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观点有很多不同,甚至截然相反.首先二者都特别重视正义论,正义是柏拉图国家和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样亚里士多德法律观也是正义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7393537法律观,他们都把正义论作为国家和法律的最高原则,认为法律应该是同正义相一致的东西,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了正义.在给正义定义的问题上二者也有相识的观点,柏拉图倾向于把正义看作是个人和国家的“善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政治上的“善”就是正义.二人都有自然法思想的,在柏拉图那里初步有了理性自然法思想的萌芽,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并且把自然法与人定法作为区分法律的一种方法.在法律调整范围问题上,二人都一致的人为城邦的一切都应该纳入法律的范畴之内.都特别强调守法的重要性,并且把民众的普遍服从和遵守作为法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二人都重视宪法,柏拉图认为立法首先应该制定宪法,宪法是基础性的,亚里士多德在划分法律是也把宪法同其它法律分开称之为基本法,其他的称为非基本法.亚里士多德不仅继承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其核心思想是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而且是不真实的。1、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认为爱情是从人世间美的形体窥见美的本体以后所引起的爱慕,人经过这种爱情而达到永恒的美(理式)。2、柏拉图还发挥了希腊传统的灵感说。他认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诗人须有神灵凭附,转入狂热状态,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柏拉图的对话录对希腊文学有很大的贡献。它的特点是用提问、启发、诱导等方式解决疑难,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层层深入,使读者不但看到思辨的结果,还看到思想发展的过程。3、柏拉图的思想虽然具有反对庸俗爱情的意义,但本质上是精神贵族的观点,是他唯心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后世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就是导源于他的爱情学说。

#哲学家#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存在主义#尼采哲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