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生态环境的中国现状 生态经济林现状

2020-07-26知识9

现在大力提倡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包括哪些方面? 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关于林下生态养殖概念包括,养鸡,鸭,鹅,羊,牛等。是利用林地、果园、草场、荒山山坡、河堤、滩涂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的特点和特性,实行舍养和放养相结合的养殖方法。比如养鸡,鸡以自由采食林地里生长的野生自然饲料如各种昆虫、青草、草籽、嫩叶、腐殖质和矿物质等为主,辅助人工补喂饲料,实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并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严格限制饲料添加剂、化学药品及抗生素的使用,以提高鸡蛋、鸡肉风味和品质,生产出更加优质、安全的无公害或绿色的肉、蛋产品。在林地养殖的食物资源丰富,仅在晚上补喂饲料即可,可以节约饲料。林地养殖的鸡、鸭、鹅肉质嫩,味道鲜美,蛋产品水分少,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香味浓郁,口味好等特性。符合当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什么? 1、自然环境先天2113不足中国土地总量虽然较5261大,土地总量位居世4102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公顷,165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2、水土流失仍很严重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中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 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3、荒漠化面积呈扩大趋势中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 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公里,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公里,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4、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我国生态工程的现状 被誉为中国“绿色万里长城”的三北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三北农田防护林,日前解除“禁伐令”开始伐木,进入全面更新改造期。在今年9月下旬于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三北农田。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阐述了我国现有林下经济模式以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林下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林下经济是指利用林下的土地资源、林中的空间资源、以及林荫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一种产业模式。林下经济是一种和谐、绿色的经营模式,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实现林业、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等各业之间协调共赢的一种有效途径。1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我国的林下经济是在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产业经营模式。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不能再走“砍树致富”的老路,为了充分地利用林地,农民们越来越倾向于开发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在不断地探索中,我国林下经济展现出了其独有的发展特点,使林地在成为生态保护带的同时,又成为综合经济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增加了林地附加值。1.1发展优势林下经济发展有着以下优势:首先,林地资源丰富。我国幅员辽阔,森林面积2.08亿hm2,森林覆盖率21.63%,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我国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林业政策的执行效力高,便于林下产业统筹经营。截至目前,全国共设有乡镇。发展经济林有前途没有 1.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简况经济林以其生产周期短、效益高、适宜农户经营的优势,在丘陵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作为开展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奔小康。近二十年来,全国经济林造林面积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经济林生产较大发展规模主要也将出现在西部地区。但从总体上来讲,经济林生产从数量上已达到了一个“阶段近饱和状态”,今后的发展重点将会转移到结构的调整和效益的提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良种培育和扩繁、培育技术和产品采后加工利用将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林是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概念,是从特用经济林延伸下来的。经济林的提出也是与当时我国社会、林业生产力水平低、学科林种尚未高度分化的现状相关。作为特色产业,至今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经济林产业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提高群从生活质量的保证。近十年来,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转移。要解决大量剩余人口问题,更重要的是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当地产业,经济林产业将在劳动就业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林产业发展也是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态工程建设可持续。阿勒泰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分析论文 在7个县域中,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为“一般”;富蕴县、福海县、青河县、吉木乃县为“较差”,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面积,已占全区总面积的70%以上。。(一)沿海防护林经济状况 烟台市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涉及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龙口市、莱阳市、海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10个市(区)、41个乡(镇)、1932个行政村。据统计,2004年底保护区涉及乡(镇)国土总面积22073.7km2,总人口142.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07.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669元,人均纯收入5132元。涉及乡镇社会经济情况见表5-1。表5-1 保护区涉及乡镇2004年基本情况一览表续表改革开放以来,烟台海岸带防护林得到了较快发展(图5-1),一个海岸防护林、农田林网、村镇植树、山丘水土保持林相毗连的综合防护林骨架已基本形成,2004年底统计烟台市林木覆盖率为33.30%。图5-1 烟台市海岸带防护林分布1949年以前,烟台海滩到处是荒沙,草木稀少,海雾沉沉,沙龙滚滚,不少村镇遭侵吞,片片良田被埋没。1949年以后,当地群众经过几十年的治沙造林,初步建成了一个以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生物防御林体系,改善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烟台市的海岸带防护林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海滩防护林,20世纪50年代,10.7万hm2农田受风沙危害。海滩防护林建成后,固定了流沙,改善了生态环境,生产逐步恢复发展,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二是。

#经济林#生态环境#林业#防护林#农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