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州花灯戏的乐器 花灯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

2020-07-26知识7

贵州金沙花灯 花灯是贵州省的民间文化,有遵义市的泮水花灯,毕节地区的黔西花灯、后山花灯、金沙花灯等,金沙花灯即黔北花灯。黔北花灯是流行在金沙后山乡、岩孔镇,黔西金碧镇,遵义三。有没有人知道黔戏????? 贵州的民间戏剧历史悠久,在汉族地区流行着黔戏、黔剧、花灯剧、地戏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流行着侗戏、布依戏等。黔戏又称为贵州梆子,唱腔丰富,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黔剧是由贵州弹词发展而成的,主要剧目有《秦娘美》、《张秀眉》等;花灯剧又称灯戏,由民间歌舞“花灯”发展而来,剧目有《蛇郎》、《典型人家》等。黔戏,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即“贵州弹词”,(也叫文琴)发展而成,所以黔剧也叫 文琴戏。扬琴是一种击弦乐器,最早称为“洋琴”,据说是明朝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 利马窦来中国时传入我国的。至于传到贵州与黔西人李士杰有关。李士杰在清乾隆年间曾任 四川按察使,后升迁为兵都尚书,乾隆五十九年(1794),李告老还乡,曾带不少乐器和演奏艺人回到黔西,其中就有洋琴。后民间用它伴奏琴书类曲艺,另外配以琵琶、三弦、月琴等辅奏。花灯戏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戏曲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江西、广西、浙江、湖南、湖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以及陕西等地,是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属于汉族民间小戏剧种。花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俗称灯夹戏、花戏等。最早记载花灯艺术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的《平越直隶州志》,说\"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群手提花篮灯,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十二月采茶》之歌。这里记载的是遵义的玩灯习俗。而贵阳的玩灯习俗则见之于康熙年间田雯编辑的《黔书》,其中无名氏的《春灯词》有\"椎髻花铃唱采茶\"、\"串作花灯蹀躞行\"句。写贵阳近郊白纳、乌蒙少数民族春节玩灯的情景。诗中\"采茶\"即《十二月采茶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花灯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戏剧有哪几种 一、中国戏剧五大核心:1、京2113剧:腔调以西皮、5261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4102视为中国国粹,被列1653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3、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4、评剧: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流传于中国的北方。5、豫剧: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河南地区。二、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晋剧、汉剧、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河南坠子、湘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湖南花鼓戏等。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扩展资料一、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二、如今大约有360多个剧种。中国。戏曲的四大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

#艺术#文化#苗族#贵州民族#贵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